2025 年 8 月 10 日
武汉横渡长江的历史
武汉是长江与汉江的汇合地,因江分为武昌、汉口和汉阳三镇,故名武汉。因唐代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诗中有“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故武汉又有“江城”之称。
武汉横渡长江的历史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宋代。当时,“每逢盛事,武昌城下,常有善泅健儿结队成群,手挚五彩旗,出汉阳门,搏击长江,顶风踏浪如履平川,或打鼓泅,或踩水,或扎眯子,两岸观者如潮,欢声雷动”。
1934年9月9日,酷爱体育运动的武汉警备旅官兵与体育界人士联手,在武汉举办第一次横渡长江竞赛活动,起点设在武昌汉阳门码头,终点设在汉口三北码头,全程五千米,44人横渡,40人到达终点,张学良将军闻讯赶到,向冠军鞠华强赠送一面刻有“力挽狂澜”的银盾。此次横渡长江,两岸参观者众,颇极一时之盛,被当时报刊称为“横渡壮举”。
1935年9月22日和1936年8月30日,武汉分别举行了第2届和第3届横渡长江竞赛,起点、终点与首届相同,参与人数有所增加。
武汉渡江节的由来
1956年5月31日,63岁的毛泽东主席第一次在武汉横渡长江,之后四天内,他又三次横渡长江,并挥毫写下了著名的诗词《水调歌头·游泳》:“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1958年9月,他再次畅游长江。1966年7月16日,他以73岁的高龄再次畅游长江,游程近30华里,这是他第12次畅游长江。
毛主席横渡长江
毛主席横渡长江
现在的7•16 “武汉渡江节”是为纪念毛主席畅游长江而举办的全民节日,由国家体育总局游泳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游泳协会、武汉市人民政府和湖北省体育局主办,武汉市体育局、江岸区人民政府、汉阳区人民政府、武昌区人民政府、蔡甸区人民政府承办,每年这一天都要举办全市的大型渡江活动,湖北省沿长江的部分市县在这一天也会举办渡江活动。渡江节除了普通游泳爱好者参与的不计时横渡活动外,还设有个人计时比赛,称为抢渡赛。每年全国各地都有选手参赛。现在参加渡江的群众和运动员,渡江前都要报名申请,并经过体检和游泳测试。
横渡长江老照片
横渡长江老照片
横渡长江老照片
横渡长江老照片
横渡与斜渡
一般人认为横渡长江真是横着游过去的,其实不是的。武汉的长江江面很宽,有一千五百多米,相当于三里路,而且江心水流很急,还有一些旋涡,如不小心会把人旋到水底去。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曰:“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说他早上从四川三峡的白帝城(今重庆奉节县)乘船出发,一天就到了千里之外的湖北江陵县了,虽是诗人夸张比喻的手法,但极言长江水流之急,船行之快。
横渡长江时目标是江对面的码头,但长江两侧岸边的水流相对较缓,到了江中间水流则又大又急,有些人被冲回到原来的江边,你只有竭尽全力奋力抢游,而且是对着来水方向使劲逆游,才能闯过江心的激流,但是你不可能横渡过去,你到对岸时已经离你下水时江对面的码头有好几里地远了,准确的说应该是斜渡长江,所以武汉渡江一般在武昌汉阳门中华路码头下水,在汉口滨江公园码头上岸,都是斜着渡过去的。
我青少年时在武汉,年纪比较小,水性不太好,在武昌水果湖测试只能游一千米,不够资格渡江,我也不敢去渡江。后来在湖北荆州市读书工作的时候,当地组织“7.16渡江”活动,我在湖里测试能游1500米,荆州那里长江的江面比武汉要窄,那天又是风和日丽,我就在荆州渡过一次长江,从此再也没有渡过长江。
现在的武汉市渡江节
现在的武汉市渡江节
现在的武汉市渡江节
现在的武汉市渡江节
现在的武汉市渡江节
现在的武汉市渡江节
2025年8月10日
本文参考文献:百度百科《武汉渡江节》。
本文图片选自“百度•图片”和“360•图片”,在此一并致谢!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