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中国民俗 地名趣谈 人生感悟 短信精粹 中外旅游 开心笑话

清明节的来历

2023 年 4 月 5 日

泪洒清明
           一、清明节的来历(陈珞珈) 
           二、清明节的风俗(陈珞珈) 
                  扫墓、插柳戴柳、射柳、 
                   踏青、荡秋千、放风筝、蹴鞠、 
             三、清明节各地的饮食习惯
                   四、清明节的诗词 
                 五、清明节的农事谚语
                     六、推荐阅读: 
            《清明怀古》《祭曾祖母文》 
                 七、清明的雨(陈珞珈) 
             八、春光无限好  君何不春游!(陈珞珈
              一、清明节的来历 
陈珞珈
  清明节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节气,一是指节日。
  它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的阳历四月五日(或前后一天),现在已经列入国家法定的一天假日了。由于中国阴历的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的反映了一年四季的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我国劳动人民都用它来安排农业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岁时百问》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清明时节,麦长三节”等农业谚语。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一个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时令顺序、物候变化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历史渊源、某种纪念意义和风俗活动。
清明节原来是古代二十四节气之一,后来又变成了一个祭拜先人的节日,这与“寒食节”有很大的关系。而寒食节的由来又有一段凄婉悲壮的真实故事。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国君主晋献公非常宠爱他的妃子骊姬,想把王位传给骊姬生的小儿子奚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得自杀了。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逃走,在外面落难飘零了十九年,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各种屈辱。原来跟着重耳一道出逃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的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追随他不离左右。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送给重耳吃,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割股奉君”的故事。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他就是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
    晋文公称帝后,对那些与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惭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下人去了几趟,介子推就是不来。介子推是有名的义士和孝子,他携母隐居在山西绵山不肯出仕,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里的时候,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知他要来,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的大山里(今山西省介休市东南的绵山)。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必背母而出。晋文公于是下令点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七天七夜,终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母子俩被烧死在一棵柳树下,晋文公万分懊悔和痛苦,跪伏对着尸体哭拜一场,然后安葬了遗体。为了纪念这位忠臣和孝子,他下令将绵山改称介山,将定阳县改名介休县,将放火焚山的4月4日这一天定为每年的“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一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以纪念介子推。
  传说晋文公见到介子推时,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他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临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怀念介子推,从此,古人将尊贵的朋友称为“足下”。(注:我认为这首诗并非介子推之作,是后人托附所写。)
  第二年,晋文公率领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折了一些枝条,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因清明与寒食节连在一起,以后清明扫墓成为民间的风俗,清明也就成了节日了。
  从此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带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右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晋国非常强大。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他们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一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他们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的上方,召唤介子推的灵魂,把这东西叫做“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以上这段史实,见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僖公二十四年《史记·晋世家》、西汉刘向《新序·节士篇》、《后汉书·周举传》。

  唐玄宗开元二十年,他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形成清明扫墓了。北宋时期清明节很是普遍,现在流传下来的中国十大名画之一的张泽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北宋徽宗年间清明时节,东京汴梁(开封)汴河两岸繁荣热闹的景象。

泪洒清明
           一、清明节的来历(陈珞珈) 
           二、清明节的风俗(陈珞珈) 
                  扫墓、插柳戴柳、射柳、 
                   踏青、荡秋千、放风筝、蹴鞠、 
             三、清明节各地的饮食习惯
                   四、清明节的诗词 
                 五、清明节的农事谚语
                     六、推荐阅读: 
            《清明怀古》《祭曾祖母文》 
                 七、清明的雨(陈珞珈) 
             八、春光无限好  君何不春游!(陈珞珈
              一、清明节的来历 
陈珞珈
  清明节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节气,一是指节日。
  它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的阳历四月五日(或前后一天),现在已经列入国家法定的一天假日了。由于中国阴历的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的反映了一年四季的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我国劳动人民都用它来安排农业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岁时百问》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清明时节,麦长三节”等农业谚语。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一个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时令顺序、物候变化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历史渊源、某种纪念意义和风俗活动。
清明节原来是古代二十四节气之一,后来又变成了一个祭拜先人的节日,这与“寒食节”有很大的关系。而寒食节的由来又有一段凄婉悲壮的真实故事。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国君主晋献公非常宠爱他的妃子骊姬,想把王位传给骊姬生的小儿子奚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得自杀了。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逃走,在外面落难飘零了十九年,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各种屈辱。原来跟着重耳一道出逃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的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追随他不离左右。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送给重耳吃,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割股奉君”的故事。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他就是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
    晋文公称帝后,对那些与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惭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下人去了几趟,介子推就是不来。介子推是有名的义士和孝子,他携母隐居在山西绵山不肯出仕,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里的时候,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知他要来,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的大山里(今山西省介休市东南的绵山)。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必背母而出。晋文公于是下令点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七天七夜,终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母子俩被烧死在一棵柳树下,晋文公万分懊悔和痛苦,跪伏对着尸体哭拜一场,然后安葬了遗体。为了纪念这位忠臣和孝子,他下令将绵山改称介山,将定阳县改名介休县,将放火焚山的4月4日这一天定为每年的“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一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以纪念介子推。
  传说晋文公见到介子推时,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他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临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怀念介子推,从此,古人将尊贵的朋友称为“足下”。(注:我认为这首诗并非介子推之作,是后人托附所写。)
  第二年,晋文公率领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折了一些枝条,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因清明与寒食节连在一起,以后清明扫墓成为民间的风俗,清明也就成了节日了。
  从此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带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右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晋国非常强大。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他们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一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他们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的上方,召唤介子推的灵魂,把这东西叫做“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以上这段史实,见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僖公二十四年《史记·晋世家》、西汉刘向《新序·节士篇》、《后汉书·周举传》。

  唐玄宗开元二十年,他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形成清明扫墓了。北宋时期清明节很是普遍,现在流传下来的中国十大名画之一的张泽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北宋徽宗年间清明时节,东京汴梁(开封)汴河两岸繁荣热闹的景象。

 关于扫墓还有两个故事。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些传唱千古的名句均出自宋代大词人柳永之手。柳永一生放荡不羁,经常“秦楼楚馆”,“偎红倚翠”,但他的佳词名句在青楼妓馆深受欢迎,广为流传唱颂,粉丝无数。晚年他客死湖北襄阳,家无余财,无力安葬。结果名姬众妓们各捐金银,置买衣棺,厚葬了这位抱负未申的才子。每年清明节,她们不约而同,各带祭礼,到柳永墓上去祭拜。“同是天涯沦落人,生时互相同情,死后两情相系”。
晋代名妓苏小小,风情万种,貌美倾城,天下男子莫不仰慕。但苏小小死后,香消玉泯,独眠荒丘,很快就被人们遗忘了。唐代诗人徐凝在《寒食》诗中写到:“嘉兴郭里逢寒食,落日家家拜扫归。只有县前苏小小,无人送与纸钱灰。”苏小小的结果与埋葬在北京陶然亭公园的赛金花一样,是很可怜的。
当代最隆重最壮观的祭扫活动要首推每年清明的祭拜黄帝陵了。黄帝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与文明的祖先,他的陵墓在陕西省的黄陵县。每年清明节的时候,来自海内外的几千人甚至数万人都聚集到这里,祭拜我们的人文先祖,国家领导人都会前往祭拜。隆重庄严的祭拜活动有读祭文、献花圈,行祭拜大礼等等,还有大型民间鼓乐歌舞表演。我于2009年8月3日去拜谒过黄帝陵,并写下了日记,现附在本文的后面,让大家知道我们的先祖之墓。
每年清明节放假,我都要回到湖北老家,给我的奶奶、父母、伯父和哥哥姐姐们扫墓,有时我因工作忙去不了,就派我的儿子回去。扫墓在我们南方很多地方叫做“上坟”,是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我们通常是一家人或一个房族的几家人一起去,有老的有中年的也有孩子,尽量带上孩子们,让他们接受这种民族传统的孝悌活动和敬老教育。我们到每一个墓前放上三盘祭品,这盘子是超市买的一次性的纸质的,一个盘子里放上三个苹果,代表平平安安;一个盘子里放上三个香蕉,代表香香甜甜;一个盘子里放上三个蛋糕,是送给先人的主食;有时也用桔子代替苹果,代表吉祥多子。要放上一瓶矿泉水,让先人喝上甘甜的流水;还要放上一小瓶酒,让故人在上天有酒喝,生活醇美。要在墓前献上一把鲜花,主要是黄色白色的菊花,以表子孙的怀念和祭奠。有时用一个小竹篮子,里面放上三个小纸碗,一个碗放一块肉,一个碗放一条鱼,一个碗放大米饭,把竹篮子在每一个坟墓上供一下,走时再拿到要祭拜的另一个墓上去,在最后一个墓时,就留在那墓上了。
我们在每一个墓前点燃两根红蜡烛,然后每一个人点燃三根香,持香跪着给先人磕头祭拜,女眷们常常失声痛哭。有时我们要给坟墓除草或培土,有时要种上小松树或小柏树。然后大家蹲在墓前,给故人烧“钱纸”,送钱给故人在阴间里用,这“钱纸”是用稻草浆制作而成的黄颜色的比较粗糙的纸,用木匠的圆凿子在上面打了好些个圆孔,看上去就像古代的圆铜钱的形状。随后,我们将白酒和矿泉水洒在墓顶和墓的四周,让故人喝了。最后,我们在每个墓旁燃放一万响的鞭炮,一群人这才依依不舍地离去。现在有些公墓里不让放鞭炮了,我们便到公墓指定的地方去烧“钱纸”。扫完墓,我们从山上下来,还要来到村子里的陈氏祠堂,如上述一样摆好各种祭品,在我们村的祖宗面前,即我们当地人称呼的“太公”“太婆”神像和灵位面前,持香磕头祭拜,然后点燃一万响或三万响的鞭炮。上坟添的是土,烧的是纸,敬的是食品,献的是我们中国人对已故长辈的孝心和对亲人的爱心,这是一种民族的传统和文化,对维系民族精神和民族团结很有意义,我认为应当子孙万代传承下去。
各地在清明扫墓的风俗上也各有特点。
河北的上坟烧纸钱讲究“早清明,晚十一(农历鬼节)”。扫墓烧纸在清明前一周就开始了,而清明当天已很少有人去扫墓了。冀南地区则选择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寒食节扫墓。
客家人扫墓时,清理完坟墓环境,除草整理好墓塚后,先祭拜土地神,然后再祭拜自己的祖先或墓中的前辈。祭拜完后在坟墓上,用小石头压上“墓纸”,表示已经将坟墓修缮完毕。
四川成都都江堰经常在清明节时举办二王庙庙会,举行放水节祭祀大典,祭祀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的丰功伟绩。
山西南部多数地方上坟时不烧香,不烧钱纸,而是将冥钱等祭物悬挂在坟头,有“清明坟头一片白”的说法。原因是寒食节期间习惯禁火。山西北部多数地方却要将冥钱等祭物全部烧尽,理由是不烧尽就送不到先人的手里。
清明是香港人的重要节日,港人会到祖先或亲人坟前焚烧香烛、冥镪,供奉祭物多为水果、鲜花、烧猪或白切鸡。台湾民众的扫墓习俗,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一般祭扫,仪式及祭祀的东西比较简单,大都只供一些米糕、粿类和糕饼;二是修整祖墓,祭礼相当隆重,供祭的祭礼一般包括各种祭祀礼品、十二种蔬菜及粿类、糕饼等。扫墓时一定要在坟墓的四周献置“墓纸”(用五色纸剪成长方形),每张纸压上小石头,还得放一沓在墓碑上。这个仪式俗称“挂纸”,是献给祖先的钱。如果是培墓即修整祖墓,全家人要围在坟墓四周吃红蛋,蛋壳就撒在墓地上,含有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吉祥意思。扫墓的同时,也要祭拜长期站在一旁守护墓地及祖先安灵的土地公(有一块小石碑),一方面是慰劳,更有感恩图报的意思。台湾还有一个特殊习俗,如果在这一年内家中有喜事,扫墓时要整修坟墓,还得准备一个小红油灯点在墓前,回家时再带回家,据说可招来更多的喜气和吉祥。
清明祭扫仪式本来应该亲自到墓地去举行的,但由于某些情况,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古代或今天,有的人在外地,不在家乡,不能亲自去扫墓,就采用“烧钱纸”或“烧包袱”的方式来祭奠先人。还有的地区,在扫墓前的一段时间,也要在住所周围“烧钱纸”或“烧包袱”。烧钱纸我在前面已作了介绍。所谓“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后人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过去,南纸店里有卖所谓“包袱皮”,即用白纸糊一个大口袋。这“包袱”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木刻版,周围印上梵文音译的《往生咒》,中间印一个莲座牌位,用来写上亡人的名讳,如“已故张府君讳云山老大人”字样,既是邮包又是牌位。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图案,中间只贴一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即可。这包袱里要放进去很多冥钱,有前面说的“钱纸”,也有现在小摊上卖的各种各样的“冥币”。
有一年,我与几个好朋友晚上在四川雅安的青衣江边,见到好多人家都到两岸的江堤上烧钱纸,茫茫夜色中大江边一簇一簇的,像篝火一样,颇有地方民族特色,蔚为一景。但是,我在繁华的北京城,在海淀区和望京这样的地方,晚上曾看到有人就在大马路边上烧钱纸,好像是外地人,北京人一般不会这样,也没有这种风俗,这极不安全,污染环境,又有碍观瞻,他们应该到偏远的地方去烧呀,哪能想在哪儿烧就在哪儿烧呢,你如果想到天安门广场上去烧,就能去烧吗?
关于清明节扫墓我想说几句。
现在政治昌明,生活富裕,每年清明节扫墓时路上车如潮,公墓人如海,拥堵是一个大问题。上海每年清明节前后祭扫踏青出行人次近千万,各地在清明前后数天往往交通严重拥堵。今年的4月4日是清明节,武汉是一个只有几百万人口的城市,但4月1日那一天,武汉市有110万人涌向了14个公墓扫墓,像我们这些回到农村老家扫墓的都没有算在内,后面几天扫墓的人更不会少。今年清明节北京市120网络组织了200辆救护车和600多个医务人员日夜值守,并进入重点墓园。可见扫墓在中国已是一种自愿、自觉、自然的全民活动与风俗。但是,时间过于集中的话,又会造成交通的暴堵,墓地的拥挤。我建议大家错峰扫墓。
  附:拜谒黄帝陵日记
2009年8月3日
  上午驱车两个小时到洛川县,参观洛川会议旧址。1937年卢沟桥七七事变发生后,日本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共产党于1937年8月22日至25日在洛川及时召开了中共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成立了新的中央军委、中央军委前方分会及长江沿岸委员会等领导机构,发布了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的命令,提出了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和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方针,形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崭新局面。洛川当时是东北军的防区,因当时中共与张学良几次秘密会谈已达成默契,故会议在此开反而安全,开会旧址原来是一个私塾小学,极简陋。
下午到黄陵县去参观黄帝陵。近年因文化昌盛旅游发展,好些省为争黄帝陵的事曾吵得不可开交,以前在甘肃、河北和河南等地都有黄帝陵。但据《史记·五帝本纪》和《黄帝本行记》,都说“黄帝崩,葬桥山”,桥山在黄陵县城北1公里,古代至今一直都有一个黄帝陵,故近代政府皆将此作为正宗的黄帝陵,文化大革命以后我国的国家领导人每年清明节都要到这里来参加祭陵活动。黄帝为“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后人常以轩辕指代黄帝或中华祖先,如“我以我血荐轩辕”。

“人文初祖”大殿
     从半山的停车场往上爬300个台阶,便到了“人文初祖”大殿,大殿中门上的匾额为国民党爱国将领程潜所书“人文初祖”四个大字。殿中供奉着黄帝的浮雕。殿前廊柱上的一幅对联较好,我用笔记下来了:“人文初祖功德辉煌冠盖群伦泽后世”“黄帝子孙团结自强雄振华夏慰先灵”。

  黄帝陵高3.6米,周长48米。墓前有一个碑亭,内有一座石碑镌“桥陵龙驭”四字。再向前就见一个巨大的石碑,上由郭沫若大书“黄帝陵”3字。据说当时是请毛泽东题辞,毛泽东说郭老是文化大家,又深谙中华历史,请郭老写吧。实际上这块碑重复刻了三次。最早是清乾隆41年(1776年),由陕西巡抚毕沅刻书立碑。第二次是民国时期由蒋中正题书重刻,第三次才由郭沫若再书重刻。一块碑重复刻过三次,史所罕见,皆由政治。祭陵每年就在陵前那一块平地上举行,炎黄子孙,港澳台侨,皆来祭拜。

 黄帝陵

     另有一个景点是“汉武仙台”。在黄陵的南面几十米,有一个大石碑,上书“汉武仙台”4字,碑侧有一座高达几十米的土台,据说是汉武帝征朔方得胜回来,到此祭拜黄帝陵,命令几十万部队每人捧上一篮土,筑成高台以祈求先祖黄帝庇佑。

   汉武仙台
     黄帝陵在山上,轩辕庙在山下。轩辕庙分旧庙和新庙。旧庙内最著名的算是“轩辕手植柏”了,此柏树高19米,下围10米,中围6米,上围2米,为群柏之冠,相传为黄帝轩辕所植,距今已4千多年。此庙西边台阶下有一株“将军柏”,又称汉武挂甲柏,据说是汉武帝征朔方还军回朝时驻跸,挂金甲于此,至今树皮内还有挂甲的痕迹,有柏液流出,似有断钉在内。旧庙内有一个碑亭,亭内有石碑70多块,多为明清时期所立,刻有历代皇帝祀祭碑文,有些石碑弥足珍贵,如孙中山的祭文碑,蒋中正题的“黄帝陵”碑,毛泽东题书的祭黄帝文碑,邓小平题的“炎黄子孙”碑等等。旧庙内有一块方石,上刻两个很大的脚印,说是黄帝的脚印,导游说如按此脚印计算,黄帝身高为3米多,这纯属虚构附会,实际上这块石头是清代刻的,前些年出土的。

  轩辕庙的新庙为近年所建,投资两个多亿,建了一个轩辕殿,用8万余方花岗岩建成,36根圆形大石柱构成了40个空间,里面的地面用五色花岗岩彻地,代表五色土,金木水火土,殿顶中间是一个很大的圆形,中空无顶,寓天地人一体,是我国一个著名的建筑专业的女院士设计的。轩辕殿内面积1600平方米,轩辕祭奠广场面积1万多平方米,可容万人。

轩辕庙
     桥山山上古柏成林,郁郁参天;山下绿水环绕,菜畦吐翠,在黄土高原上能有此一青山绿水,倒是一寻根祭祖和旅游的去处。我在祖宗山下遐想:数典忘祖的人是无根无本的人,无本之木必夭,无源之水必竭,这种人最终不耻为人;我们不要忘记我们的先人,不要忘记生我养我教育我们的父母,不忘忠孝节义,我们的民族传统才会薪火相传,我们的后代才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人才辈出,民族兴旺。
  插柳戴柳 

  我在2007年写过一篇短文《爱柳文》:“我爱柳,爱她的蓬勃生命,清明时只要把一段柳枝插进大地,有了阳光和水,她就能长得参天遮地、无限生机!我爱柳,更爱柳的下垂,垂则不争天空和阳光,遍撒春绿绘大地!她长得越高,垂得越低,功高不倨,低调少语。万枝陌头细柳条条不忘根本,她好本色好谦虚;山花烂漫柳暗花明无心争春,她好睿智好豁达。几度风雨几番蹉跎,几多芳菲人间消逝,而柳干直根深,笑傲江湖,永远在那里指点江山翻阅历史。柳轻拂大地,荫庇众人,接天地之灵气,得多助之人缘。春回大地,万紫千红,风情万种,问我爱何树何花?我由衷地赞美那绿得最早黄得最晚的蓬勃生命!”
  是什么原因使得很普通的柳枝有了如此非同寻常的身价呢?清明插柳的来历有四种传说。最古老的传说,说是为了纪念教会华夏民族稼穑耕作的中国农业的祖师“神农氏”的,后来又由此发展衍化出祈求长寿的意思。晚一点的传说就与介子推有关了。说晋文公率领众臣登山祭拜奠介子推时,发现介子推死前曾经靠过的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此后百姓们便在清明时种柳树了。更晚一点的传说是唐太宗给大臣们发柳枝圈,以示赐福驱疫。第四种说法是,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了防止鬼的侵扰伤害,而插柳戴柳。柳在古人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就是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的。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会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这四种说法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都相信柳枝具有灵性,可以避邪。
  古往今来很多人爱柳。《岁时广记》说:“江淮间寒食家家折柳插门。”隋炀帝杨广很喜欢柳树,他用举国之力开挖了南北通衢大运河,命令沿运河两岸全部种上柳树,果然栽上就活,两岸郁郁葱葱。他还赐给柳树以皇帝的“杨”姓,从此柳树便称为“杨柳”了,这便是“杨柳”的来历。古代送别亲人或恋人时有“折柳”相送的风俗和习惯,为什么要折柳呢?因为柳与“留”是谐音,柳即留也,故“欲寄情,浑无所有,折尽市桥宫柳”。晋代陶渊明喜欢种柳,自号“五柳先生”。宋代欧阳修也喜欢植柳,人称“欧公柳”。文成公主入藏嫁给松赞甘布,嫁妆里就有很多“唐柳”。
  谚语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逐渐被淘汰了,只有插柳还盛行不衰。过去苏州南京等地清明节前后有沿街卖柳枝的,供人们插柳或戴柳之用,有诗为证:“清明一霎又今朝,听得沿街卖柳条;相约比邻诸姊妹,一枝斜插彩云翘。”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我希望我们的生命,我们的意志,像柳树那样顽强。

清明节插柳

射柳 

  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我国古书上经常看到“百步穿杨”的文字,就是人站定,举箭能射中指定的一百步远之外杨树上的某一片叶子,形容箭术很高强。还有一种射法,据明朝人的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面,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来,以鸽子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踏青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此时南方金黄色的油菜已经盛花,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而且蛰伏凝冻了一个冬天的人们都会在此时奔向山花烂漫的春光里。还有一种说法是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经常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我觉得这种说法有点牵强。
  清明时节风和日丽,生机焕发,“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在那种和风丝雨中漫步,更有无限的意境和温馨。唐代诗人顾非熊考试未中,路过长安,他也与朋友一起去踏青,他写道:“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九陌芳菲莺自啭,万家车马雨初晴。”他的心情为之一亮。
  一代诗圣杜甫在春游踏青归来后畅呤:“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宋代张先留下了“芳草拾翠莫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的佳句,来描写在山川秀丽的野外,春游踏青的游人络绎不绝,那些倩妇少女们高兴地采撷花草,天色将晚但仍不想回去的情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伟大词人欧阳修在《踏青》这首词中说道:“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风与马交织,把青梅比喻为豆,把嫩柳比喻成眉,动静结合,人在春光里,把清明踏青写得好美。宋代诗人吴惟信在《苏堤清明即事》一诗中写道“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说杭州城一半的人都出城去春游踏青,美丽西湖的苏堤上,春风荡漾,杨柳依依,梨白桃红,莺歌燕舞。古开封是宋朝的京城,一到清明,城内城外,到处都是踏青郊游的人们,男歌女舞,乐不思归,在《清明上河图》里,把这一切都画得真真切切。
  关于踏青,有一个“人面桃花”的著名故事。唐代诗人崔护,写有一首脍炙人口的《题都城南庄》的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祗今何处在?桃花依旧笑春风。”他考进士落榜了,心情不好,遂在清明节这一天,到长安城的郊外去春游。他到了“南庄”这个村子,见花木葱茏,安静无人,因为口渴,他去敲一户人家讨水喝,开门给他水喝的是一个极清秀漂亮的女子,只见“妖姿媚态,绰有余妍”,看得这崔书生都傻眼了,那女子一看这么一个文质彬彬的俊逸书生,也是意想不到。在那种封建社会里,男女授受不亲,这两个素不相识的人是不能随便说话的,于是四目相视,有无限语言,但都不能说出来,只有凝眸久视,秋波滚滚,最后依依不舍的道别。第二年清明,崔护赶快又到这里来“踏青”,但佳人已去,他痛唤:“人面祗今何处在?桃花依旧笑春风,”肠子都悔青了。“人面桃花”的典故就是这样来的。这个故事在长安周围的关中地区流传开来,人们又将它编写成戏曲《金琬钗》,一直在陕西省传唱不衰。
  荡秋千 
  这是中国古代清明节的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来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据唐代《开元天宝遗事》说:“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竞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相与仿之。”可见宫中荡秋千之普及和热闹,连皇帝李隆基都说玩它像半个神仙那样快活。
  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仍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郑谷在诗中说的“村落清明近,秋千稚女夸”就是说的这种情况。李清照春天在花园里荡秋千时,她的未婚夫赵明诚来到她家,她在《点绛唇》词中说:“荡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黄峪说:“未到清明先焚火,还依桑下系秋千”,都是古人对荡秋千的美好描述。张朝墉在诗中说:“无风一上秋千架,小妹身材比燕轻”。韦庄诗曰:“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好是隔帘花树动,女郎撩乱送秋千”,活脱脱的一幅杨柳青青、天清日明、花红树动、美女秋千的大美春光图!
  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墨子·鲁问》里描述了早期风筝的情形:“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后来风筝被叫做“纸鸢”,其后有人在纸鸢上装上小竹笛,放到天上,风一吹动,呜呜作响,有似古筝之声,后来就叫作“风筝”了。
  每逢清明时节,风和日丽,春风荡漾,人们纷纷走向户外,放飞风筝,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筝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清代诗人高鼎诗曰:“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是古人描绘春天放风筝的著名诗篇。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了放风筝的情景:“后面又画着两个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后面也有四句写着道: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作者以清明放风筝的情景,来暗示探春远嫁和她的心情与命运。曹雪芹还是一个做风筝的行家,他曾写过一本制作风筝的专著。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把风筝列为中华民族的重大科学发明之一。在美国华盛顿的国家航空和空间博物馆的飞行器馆里,竖着一块大牌子,上面写道:“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

  我国山东的潍坊是风筝的发祥地。早在20世纪30年代,潍坊就曾举办过风筝会。解放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潍坊风筝又焕发了青春,多次参加国内外风筝展览和放飞表演。1984年4月1日,在美国友人大卫·切克列的热心帮助和山东省旅游局的支持下,首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拉开帷幕。1988年4月1日,第五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召开主席团会议,会上确定潍坊市为“世界风筝都”。潍坊年年举办国际风筝节,那里有风筝学校,风筝博物馆、风筝商场等,若要了解风筝,要看风筝,我建议您去潍坊看看,我去过那里的风筝节,真的很不错。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我看到一个资料,说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足球。蹴鞠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的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唐代杜甫在诗中说:“十年蹴鞠将雏运,万里秋千习俗同”。
宋代有这么一个故事。蹴鞠的高手柳三复是一个落魄文人,他去求助于权倾一时的丁谓。他去拜见丁谓时,他的头上顶着一个球,他弯腰鞠躬拜了三次,每一次那个球就在他的头上、肩上、背上滚跳,绝不掉到地上来,丁谓看了非常惊奇,认为这是一个有绝技的奇人,就把他作为门客收留下来了。柳三复的这一套绝活,很像现在的足球运动员们踢足球时用的头顶、胸停、背托、膝顶等动作。
到了明朝的时候,明太祖朱元璋认为蹴鞠是玩物丧志,是享乐奢侈,打下江山不容易,要勤俭建国,故下令禁止蹴鞠,对违犯者要刑法处置。到了清代,这种风行了上千年的中国古代足球就看不到了。
打马球,是骑在马上,持棍打球,古称击鞠。三国时曹植的《名都篇》中有“连翩击鞠壤”之句。唐代长安,有宽大的球场,唐玄宗、唐敬宗等皇帝都喜欢打马球。章怀太子墓中《马球图》,画出了唐代马球的兴盛。在画上,二十多匹骏马飞驰,马尾扎结起来,打球者头戴幞巾,足登长靴,手持球杖逐球相击。《析津志》记载辽国把打马球作为节日的传统风俗,于端午、重阳节击球。《金史·礼志》也记载了金人于端午击球。宋代有“打球乐舞队”。至明代,马球仍流行。《续文献通考·乐考》记载明成祖曾数次前往东苑击球、射柳。明《宣宗行乐图》长卷中绘有宣宗赏马球的场面。当时的官员王直写的端午日观打球的诗:“玉勒千金马,雕文七宝球。鞚飞惊电掣,伏奋觉星流。炎页成三捷,欢传第一筹。庆云随逸足,缭绕殿东头。”北京的白云观前面也有群众骑马击球之典。清代在北京天坛一带,也还有马球运动,直至清中叶之后,马球才消失了。近年西安市又出现了仿古马球运动,使这一古老的体育运动在绝迹多年后重又出现在中华大地上。

清明节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定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斗鸡 
     古代清明时盛行斗鸡的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一直斗到夏至为止。
我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说:“季、郈之鸡斗。季氏介其鸡,郈氏为之金距”。说季氏和郈氏两人斗鸡,季氏给自己的斗鸡在鸡头上装上了小铠甲,郈氏则在他的雄鸡鸡爪上装上了很长的铁锐刺,两鸡血肉博斗,一个重防御,一个重进攻,最后郈氏的斗鸡取得了胜利。《三辅黄图》记载,汉代的长乐宫里还专门建有“斗鸡台”,汉代的达官显贵和游手好闲之徒都喜欢斗鸡。
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上也参加进来斗鸡。唐玄宗酷爱斗鸡空前绝后,人称斗鸡皇帝。他在宫中建了一个“斗鸡坊”,像选美一样,从全国挑选了一千多只高冠利爪、毛羽绚丽的雄鸡,养在这“斗鸡坊”里面。他又从全国的军队里面挑了五百个年龄小的军士到“斗鸡坊”来专门训练饲养这批斗鸡,任命十三岁的贾昌为统领。每逢大型节日或大型宴会的时候,都要举行规模宏大的皇家斗鸡。在大庭广众之下,鼓角齐鸣,万乐齐奏,唐玄宗带领众后妃和官员前来观赏斗鸡,一千多只训练有素的御鸡雄赳赳气昂昂的列队走上场来,随着小贾昌的指挥,整齐的竖毛振翅,磨脚舞爪,结对啄斗,个个你冲我打,勇猛无比,咬得头破血流,啄得毛飞羽倒。待决出了胜负,小贾昌一声令下,一千多只斗鸡立即偃旗息鼓,自觉的排成了雁形的队列,摇摇摆摆地回到了“斗鸡坊”。如此大规模大场面的集团式斗鸡,训练有素,组织细密,令人叹为观止,于是,十三岁的小贾昌被称为“天下神鸡童”,玄宗用黄金玉帛重赏贾昌,小统领富敌诸候,一时流传“养儿读书不如去斗鸡”,当时有一首诗便写得很深刻了:“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贾家小儿年十三,富贵荣华代不如。能令金距期胜负,白罗绣衫随软轝(皇帝的驾车)┄┄”。唐玄宗李隆基如此奢侈,难怪后来发生了“安史之乱”呢!所以古训“宝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是非常有道理并屡见不鲜的。
上行下效,唐代从宫廷到官府到民间,皆以斗鸡为娱乐。唐太宗李世民也喜欢斗鸡,当时初唐诗人四杰之一的王勃,在沛王府中供职,几个诸候王在一起斗鸡,他写了篇文章去攻击英王的鸡,皇上听说后大怒,于是他被赶出了英王府,为斗鸡丢了官。
李白对小贾昌和太监们因斗鸡而荣华富贵十分愤怒,写诗痛斥,但他自己也去斗鸡,“我昔斗鸡徒”,结果在斗鸡时与一帮斗鸡的年轻人发生冲突,被他们围攻,一群人打他,情急之下,多亏他的一个朋友赶来将他救出,才幸免于难。
现在基本上没有斗鸡了。但我在西双版纳的旅游区里,见到还有三两只斗鸡在啄啄,但那与古代的斗鸡已没法相比了。
还有一种“斗蛋”,即将两个用白水煮熟的鸡蛋,一人手拿一个,互相磕碰,谁的蛋壳破了为输。古人关于“斗蛋”有两种说法。一说清明吃一个鸡蛋,一年都会营养好、身体好。一说扫墓时将白水煮熟的鸡蛋在墓碑上磕破,把蛋壳洒在墓上,就是“脱壳”,寓指生命更新,子孙会出人头地。今年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东玉北街的居委会就在清明时组织了“斗蛋”活动。
  蚕花会 
  “蚕花会”是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过去清明节期间,梧桐、乌镇、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项民俗活动。其中以洲泉的马鸣庙和青石的双庙诸的蚕花会最为精彩隆重。马鸣庙位于洲泉镇西,在当地有“庙中之王”之称,每年蚕花会人山人海,活动频繁,有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打拳、龙灯、翘高竿、唱戏文等十多项活动。这些活动有的在岸上进行,绝大多数在船上进行,极具水乡特色。近几年旅游名乡乌镇的香市活动中的蚕花会,仅有迎蚕神、踏白船、翘高竿等几个项目。
本文参考文献:陈珞珈网《春光无限好、君何不春游》《洛川会议与黄帝陵》、温长路《传统节日里的健康话题》、赵杏根《中华节日风俗全书》、韩广泽·李岩龄《中国古代诗歌与节日习俗》、《百度·雅虎·在线字典》。
  三、清明节各地的饮食习惯 

  清明节的饮食,因南北地域和风俗的不同,各地有着不同的节日食俗。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后来合二为一了,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

     山东  在山东,吃鸡蛋和凉馒头。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据说不这样的话就会遭遇冰雹。泰安人吃冷煎饼卷生苦菜,据说吃了眼睛会明亮。
  山西  因介子推和绵山的历史渊源,在山西晋中一带,至今很多地方还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习惯。晋南人过清明时,习惯用白面蒸大馍,中间夹有核桃、枣子、豆子,外面盘成龙形,龙身中间扎一个鸡蛋,名为“子福”。要蒸一个很大的总“子福”,象征全家团圆幸福。上坟时,将总“子福”献给祖宗先辈,扫墓完毕后全家人分吃掉,让“福荫后代。”
  浙江  在浙江湖州,清明节时家家包粽子,可以作为上坟的祭品,也可以做踏青游玩时带的干粮。当地的俗话说:“清明粽子稳牢牢。”清明前后,江南的螺蛳肥壮。俗话说:“清明螺,赛只鹅”,农村有清明吃螺蛳的习惯,这天用针挑出螺蛳肉烹食,叫“挑青”。吃完后将螺蛳壳扔到房顶上,据说屋瓦上发出的滚动声能吓跑吃粮食和蚕的老鼠,有利于清明后的养蚕。清明节这一天,还要办社酒。同一宗祠的人家在一起吃饭聚餐。没有宗祠的人家,一般同一祖宗下各房的子孙们在一起聚餐。社酒的菜肴,荤以鱼肉为主,素以豆腐青菜为主,酒以家酿的甜白酒为主。浙江桐乡县河山镇有“清明大似年”的说法,清明夜要全家人团圆吃晚餐,饭桌上少不了这样几个传统菜:炒螺蛳、糯米嵌藕、发芽豆、马兰头等。这几样菜都跟养蚕有关。把吃剩的螺蛳壳往屋里抛,据说声音能吓跑老鼠,毛毛虫会钻进壳里去做巢,不再出来骚扰桑蚕。吃藕是祝愿蚕宝宝像藕一样,吐的丝又长又好。吃发芽豆是博得“发家”的口彩。吃马兰头等时鲜蔬菜,是取其“青”字,以合“清明”之“青”。
在温州一带有吃绵菜饼的习俗,绵菜饼顾名思义是用绵菜做的饼,也有人称为清明饼,绵菜是照温州话翻译过来的,原来它的学名叫曲鼠草,是在清明时节才长出来的.做绵菜饼是很有讲究的,先要去地里采摘绵菜,(绵菜不是种的,是每到清明时节就会自已长出来的,)然后洗净晾干,放入倒臼中,(倒臼就是一个石头中间凿一个圆坑,用来捣年糕或糍粑用的)捣碎后,再放入米粉,(通常是八斤白米粉,两斤糯米粉)再加入适量的水,要把绵菜全部均匀的融入到米粉中就可以了,捣好后就要准备里面的馅,馅也是其种一道重要的工序,这里最常见的就是用鲜嫩的竹笋、豆腐、猪肉、咸菜(或者萝卜丝),炒好,等馅冷了就可以包了,把绵菜饼包好后,下面一定要放一张柚子叶,一是避免粘锅,二是最重要的,是因为放了柚子叶后,这个绵菜饼里会多一种柚子的清香,吃起来口感好多了,包好后放到蒸笼里蒸上25分钟即可。
  上海  上海人清明节时有吃青团的风俗。将雀麦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糯米粉相互融合,调和而呈绿色糕团,然后包上豆沙、枣泥等馅料,用芦叶垫底,放到蒸笼内蒸。蒸熟出笼的青团色泽鲜绿,香气扑鼻,食用时保留了寒食的习惯,是当地清明节最有特色的节令食品,对上海人而言,青团是清明祭祖时必不可少的供品。
上海也有的人家清明节爱吃桃花粥,在扫墓和家宴上爱用刀鱼。上海旧俗,用柳条将祭祀用过的蒸糕饼团贯穿起来,晾干后存放着,到立夏那天,将其油煎,给小孩子吃,据说吃了以后不得疰夏病。

  (本节“清明节各地的饮食习惯”摘录自《百度网》)四、清明节的诗词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寒食野望呤》    (唐)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寞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长安清明言怀》    (唐)顾非熊 
  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九陌芳菲莺自啭,万家车马雨初晴。
  客中下第逢今日,愁里看花厌此生。 春色来年谁是主,不堪憔悴更无成。

  《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唐)贾岛 
  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
  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几时能命驾,对酒落花前。

  《清明日与友人游玉粒》    (唐)来鹄 
  几宿春山逐陆郎,清明时节好烟光。归穿细荇船头滑,醉踏残花屐齿香。
  风急岭云飘迥野,雨余田水落方塘。不堪吟罢东回首,满耳蛙声正夕阳。

  《洛阳清明日雨霁》    (唐)李正封 
  晓日清明天,夜来嵩少雨。千门尚烟火,九陌无尘土。
  酒绿河桥春,漏闲宫殿午。游人恋芳草,半犯严城鼓。

  《清明》    (宋)王禹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  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清明》    (南宋)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天有霓裳》清明诗   (当代)刘小烽(刘周) 
  其一:憔悴坟头土,见之如亲人;千古仿徨事,此物最伤情
  ( 注:丙子,1996年丙子年。评析:凡读过此诗而到亲人坟前者,必能忆起此诗)。
  其二:丙子清明:桃花粉红杏花白,雨打花枝树树开;行人面上悄悄下,几家坟头哭声哀
  (评析:此诗落笔写景,以景寓情。先写娇嫩艳丽的桃花杏花。次写风雨扑打着花枝,花儿静静的盛开。再写雨珠或者还夹着泪珠,从行人的脸上悄悄滑落,此时忽又从不远的几处坟头传出凄惋的哭声。这是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清明上坟场景,淡淡的哀怨中透着微微的温馨,使人于此觊见生活的平淡与人类繁衍不息的伟大。)
  其三:辛已清明:天公无情最无情,不怜人间孝子心;为赚小可一掬泪,忍教清明雨纷纷?
  (注:辛巳:2001年辛巳年。小可:作者谦称。评析:读此诗,仿佛清明之雨全由孝子之泪化成,雨与泪交融,泪使雨凄冷。淅淅沥沥,纷纷而下者,不正是孝子的心在落泪吗?)
  其四:风吹外婆在时雨,雨打外婆在时风;年年此日都留泪,岁岁坟前奠斯人。
  其五:阴阳无途通音问,清明寻路且上坟;点点泪和纸钱化,水酒少去不见人。
  其六:道边衰草萌生意,一点新绿妆枯黄,纵然无雨犹下泪,外婆坟在堆云旁。
  其七:坟头掊土新叠旧,坟前草木枯又青;音容应在此地下,湮没黄尘多少春。

  葬祭名篇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东坡悼爱妻词赏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本节“清明节的诗词”摘录自《百度网》)

  五、清明节的农事谚语 
  清明时节天转暖,柳絮纷飞花争妍。
  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鲁)
  阴雨下了清明节,断断续续三个月(桂)
  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阴(鲁)
  清明不怕晴,谷雨不怕雨(黑)
  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黑)
  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黑)
  清明宜晴,谷雨宜雨(赣)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华东、华中、华南、四川及云贵高原)
  清明断雪不断雪,谷雨断霜不断霜(冀、晋)
  清明无雨旱黄梅,清明有雨水黄梅(苏、鄂)
  清明节气的霜、雾、雷及寒暖与未来天气均有一定预示,相关谚语有:
  麦怕清明霜,谷要秋来旱(云)
  清明有霜梅雨少(苏)
  清明有雾,夏秋有雨(苏、鄂)
  清明雾浓,一日天晴(豫)
  清明起尘,黄土埋人(晋、内蒙古)
  清明响雷头个梅(浙)
  清明冷,好年景(辽、冀)
  清明暖,寒露寒(湘)
  清明节气的风对未来天气及年成好坏也有一定预示,农民极为关心,因此,在民间流传  不少有关这方面的谚语。比如:
  清明南风,夏水较多;清明北风,夏水较少(闽)
  清明一吹西北风,当年天旱黄风多(宁)
  清明北风十天寒,春霜结束在眼前(冀)
  清明刮动土,要刮四十五(苏)

  (本节“清明节的农事谚语”摘录自《百度网》)

  推荐阅读: 
  清明怀古
  湖北省鄂州市泽林镇泽林高中高二(13)班   程瀚 
  楚天都市报  2010年4月5日
  庚寅三月,跨世十年。夜析月色,苍穹蘸墨。层云似练,星缀天涯。灯透夜,月披云。忽闻婵娟隐宫阙,暂得情思于人间。
  今月照古人,今人念古月。忆往昔,月映翠,景不醉人人自醉。旧梦忽踏清风来,幽情渐叙浓云裁。忆封五千岁,梦回唐宋时。稼轩醉卧吹角阵,太白笑斥千古愁。介甫愁泊夜瓜洲,子安豪倾滕王阁。峰指群星,剑踏四海。才逼北辰,志盈狂澜。
时值清明,千红罩野。万籁俱寂,曲水低鸣。顺流而下,溯古自今。庄周虽伴蝶而走,鲲鹏仍叱咤乾坤;焦刘已含恨而去,孔雀复徘徊红尘。旧人已去,辉代千古;故者往矣,情纵万乘。残叶虽败,终将可替;炎黄已矣,永照汗青。
  少焉,有细雨随风而下,采芬芳绕鼻而来。渗入心脾,思绪暂定。纵雨之抚顶,风之过颊,天色苍苍,野原茫茫。遥收宇宙之大,近采孤芳之魂。千古采菊人,终生曳尾者。雨渐逝,一揽满月;风愈狂,万代飞雁。
  良辰苦短,回眸已千年。卧龙解甲,羽扇安在;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叹阿斗风华正茂,乐不思蜀;哀云长文武双全,无力回天。呜呼!陈年战事,烽火渐逝;义胆忠肝,铁骑永存。
  是夜渐凉,时已子时。感世事之无常,叹时空之万变。玉兔醉读琅嬛簿,芳草巧接瑶池露。水烟锁岭,雾失楼台。
  下山忽闻泊渔者,失道喜得指路人。自言渔溪千百代,幸得孔穴近水边。邀与随往,欣然而去。南下数十里,窟者忽见;北望千百星,柳暗花明。乃随入,内极暗,目无视物,倚廧而行。约走一刻,前若明者。又行数十步,仿佛若得一扉,渔者启之。乍得白光刺目,暖云遍体。飘飘欲仙,若有神护者。少焉,视野渐明,大惊失色。稻禾遍地,鸡鸣狗吠。北雁南归,白云幽幽。桑妇踏歌,壮子齐耕。其乐融融,似曾相识。言友人在此,邀与相酌。余心惑之,问其何许人也,答曰武陵。
  啸风渐散梦惊起,方觉旧事若有时。愁恨天赐良辰短,醉欲复梦无处寻。衣衫恋露,日出东方。呜呼!清明踏山至子时,乍得桃源于人间。天露凉体恍惊变,唯见红日照清明。
 庚寅三月廿五,泽林某记。
  【点评】清明怀古,思绪翻飞,而作者力图以赋体行文,自然面对诸多挑战。全文看来,对语言的驾驭还是值得称道的。
 
  推荐阅读: 
  祭曾祖母文 
  湖北省鄂州市泽林镇泽林高中高二(13)班    程瀚
  楚天都市报  2010年4月5日
  德行风范,可鉴日月;教子抚孙,恩比海洋。
  终生难报,永生不忘。悲哉曾祖,命运多舛:
  七岁幼童,生母西去。伯娘陈氏,躬亲抚养。
  青春二十,出阁涂门。名为三载,不足两秋。
  寡鹄孤鸾,飘零失侣。门衰祚薄,零丁孤苦。
  八月遗孤,茕茕独立。母子二人,更相为命。
  苦不失志,泪不轻弹,严遵妇道,节烈贤良。
  克己乐助,慈善好施。上和下睦,邻里相安。
  孤灯残月,春雨秋霜。祖父始龀,跟随曾祖。
  母织儿卖,母耕儿伴。穷且益坚,欲振家业。
  世事险恶,家道难殷。托儿娘舅,外觅生路。
  母盼儿安,儿思母苦,子母连心,牵肠挂肚。
  祖父弱冠,别其远行,秉承其训,谋生自立。
  寒暑易节,不改归思。祖父而立,农业始兴。
  待父襁褓,事必躬亲。叔父三人,关爱无偏。
  正其德行,明其忠纯,虑其寒暖,责其荒废。
  三十五载,勤于家务,抚育儿孙,心瘁力竭。
  及吾出世,悉心照料,孩提之童,不知亲爱。
  唯吾曾祖,耐心抚育,一夜三醒,牵挂于心。
  尤记幼时,携吾外出,所睹之物,悉数识之;
  所愿之物,悉数得之;所厌之物,悉数弃之。
  沐浴教化,终生不忘。积年之后,兄弟立世。
  三人嬉闹,相扰邻里。唯吾曾祖,登门致歉。
  如今思之,俯身惭愧。曾祖教孙,诲之不倦;
  孙伴曾祖,相依相随。上慈下孝,四世同乐。
  无奈天命,瞬间永诀。心何安哉,思何止哉。
  寿及百岁,犹有尽时;祖疼孙情,世间长存。
  曾祖恩情,永生不忘;曾祖遗训,永生谨遵;
  曾祖音容,永生铭记。尊亲虽逝,精神永存。
  河水有竭,思念永恒。不尽哀衷,统希冥鉴。
  【点评】在这次以清明祭文为主题的作文征稿中,这篇文章,无论就其内容(祭曾祖母),还是言其形式(韵文),都属祭文体中之“正格”(当然后世亦多“不拘常格”之作),殊为不易。
 

  清明的雨
陈珞珈
清明的雨
是妈妈的泪水
要把前世今生的慈爱
流进我的心扉
清明的雨
是我的泪水
想把无休无止的思念
洒进妈妈的塚堆
清明的雨
伴着断魂的人
润着沉寂的碑
那不是雨
是我们与逝者的对话
是两边万世的眼泪
2011年4月5日,清明节作

  

  春光无限好  君何不春游!
陈珞珈

  春天来了。呢喃的燕语带来了春信,婆娑的嫩柳舞来了春风,帘外的潺潺细雨是春的脚步,一夜竞放的万树桃花是春的笑脸┄┄,春天是什么?是诗,是画,是生命,是写不清楚但可以感觉到的一种美好。“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多美的境界呀,连牡丹亭里的杜丽娘也忍俊不住地慨叹“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蛰伏凝冻了一个冬天的朋友们,快离开那水泥浇铸的蜗居和尘飞声嚣的都市,走出家门,到大自然里春游去!
  让我们到大山重峦中去。毛泽东曾赞誉“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登泰山极顶览众山之小,瞰匡庐秀色知天下至美,去三山五岳访古刹仙踪,游野峰幽谷看万仞葱茏。走进大山,你会感受到他的雄浑奇伟,陡长阳刚磅礴之力。悬岩攀登,你会深邃地体会到“石压笋斜出,岩悬花倒生”的人生奋斗真昧。那些自我奋斗的成功者会到群山之巅仰天长啸“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那些心累神疲的人们,可以躺在涧边的绿茵中休憩,听“万壑有声含远籁”,看“数峰无语立斜阳”。让我们与心爱的人或朋友在一起,尽情地沐吸着森林浴,燃起一堆篝火,烹香一席野餐,品味都市膏粱厚味之外的清纯怡远,尽享亲友欢聚的人生之乐。
  让我们到江湖春水中去。“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春水多美啊。我们漫步在百媚千娇的西子湖畔,看曲院风荷,听柳浪闻莺,目睹并体味苏堤那“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的美景与意境,真恨不得把这春色永远留住。情侣们泛舟在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漓江之上,你会感到青山有意,绿水含情,爱情如诗画美如梦幻妙。我们到人间仙境的九寨沟去看神奇的五彩池,到衔远山吞长江的八百里洞庭去乘白帆戏沙鸥鸽登岳阳楼。万象更新,春江水暖,快到北国的镜泊,南疆的滇池,北京的昆明湖,南京的玄武湖,别辜负了那池池春水,让她的涟漪把我们的心洗濯得更加年轻纯洁
  让我们到春雨中去。春雨的美是一种诗意柔情的美,“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雨从无磅沱猛烈,她总像秀女那样雨丝风片,轻细温柔。恋人们挽臂依偎着走在雨中,那男人的胸膛是她心中的一座高山,那女人的秀发是他生命的一条爱河,那淅沥的雨声是他们数不清的情话蜜语,在雨中他们贴得更紧更紧。作家和画师们最爱春雨,他们从春雨中获得灵感和激情,孩子们喜爱春雨,他们要像春苗那样在雨中萌发。失意的人们也爱春雨,他们要洗去昨天,在新的一道年轮里重新开始
  让我们到春天的海滨去。我们徜徉在大连的海湾,青岛的栈桥,钱塘观潮,香港听涛,去蓬莱观海市蜃楼,飞海南寻“天涯海角”。 看到她那无垠的万倾碧波,才懂得因为她有汇纳百川的广阔胸怀,才心谙了“无欲则刚,有容乃大”。在她身边,我们才知道自己的渺小,那骄傲与自负顿时湮灭。看潮涨潮落,仰云卷云舒,你明白人生有浪尖也有涌底,不能因一时挫折而沉沦,顿生人贵有恒,宠辱不惊之感,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我们去领略“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伟力,拥抱她的波涛,品尝她的苦涩,像她那样清澈、广博。 
  朋友,快到春风里去,到春光里去,到春花中去,到春天一切美好的地方去。去捕捉时代脉博中新的律动,去追赶春光那稍纵即逝的脚步,去寻觅你那份深诚恒远的爱情,去实现悠悠岁月中你的奋斗与希冀。 

  1998年4月11日
本文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