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中国民俗 地名趣谈 人生感悟 短信精粹 中外旅游 开心笑话

秋说夏枯草

2025 年 8 月 18 日

一、夏枯草的传说

        古代一书生名茂松,自幼攻读四书五经,但屡试不第。他积郁成疾,颈部长出许多瘰疬(即淋巴结核),状如蚕豆,累如串珠,破溃流脓,寻医治疗无效。其父千里找到一神医,送父一药:“此药名‘夏枯草’,有清热散结之效,请公子即煎服。”茂松服之豁然得愈。

二、夏枯草是良药

         金代李东恒在《珍珠囊遗药性赋》说:夏枯草至夏即枯,故名。李时珍《本草纲目》载其清肝明目,散结消肿嫩苗沦过,浸去苦味,油盐拌之可食。《中国药典》载:清肝泻火,明目,散结消肿。用于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瘰疬,癭瘤,乳痈,乳癖,乳房胀痛,以其为原料的中成药多达500余种。夏枯草是药食同源中药,全身皆宝,其茎叶根可食用,不仅有药用功效,也是美味食材。其花与瘦猪肉炖汤或与粳米煮粥,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广东福建等地常用此物煲汤。近年来,以夏枯草为核心原料的药品、保健品、饮品及食品开发越来越多,市场十分欢迎,经济价值显著。在众多凉茶中,夏枯草常与金银花、菊花等搭配,具清热解暑、祛湿排毒良效。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夏枯草主要含有三萜类、有机酸类、黄酮类、多糖等成分,具有抗肿瘤、抗感染、抗菌、抗病毒、抗氧化、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等作用。

三、夏枯草的风骨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无论环境多么恶劣,它总能破土而出,在默默无闻的平凡中演绎着生命的价值。它无人参名贵,无三七美誉,也无甘草能调合百药,入秋便悄然消失,化为枯草,经水深火热去救死扶伤。 生不争地争荣,死亦无影无踪。“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词•定风波) 它太渺小,但它永在!

写于2025818

本文图片选自百度百科,在此致谢!

本文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