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中国民俗 地名趣谈 人生感悟 短信精粹 中外旅游 开心笑话

父给子下跪,子就能成龙吗?

2025 年 5 月 13 日

今天中考(初中考高中)结束,儿子考完后回家给我讲了一件事情,我听了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儿子说,一个同学在班上讲,他爸爸对他说,只要你这次能考上高中,我给你下跪磕头都可以。一些同学说,家长这几天对他们特别好,要吃什么就给做什么,要什么就给买什么,“爸爸妈妈这几天最老实,什么都不敢得罪我们”。

儿子的班主任在课堂上说:“现在是知识时代,你们学李素丽干什么?将来都去当售票员?赵丽蓉是什么艺术家?她读了什么书呀?”

听到这些我心里像被盐水泡了一样很难受。古人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又说:上行下效。用下跪来求儿子、逼儿子考上高中的家长,何来父亲的尊严威信?何来男人的襟怀与水平?如此教子,能成才吗?要知道,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子不教父之过!

说说那位班主任吧。她那么贬低李素丽和赵丽蓉,难道只有当官当专家才光荣,卖车票和当演员都下贱吗?我是老知青,深知一粒粮食要流无数的汗水,深知劳动人民的淳朴和伟大,深知一个人的职业往往不是他自己能决定的。我敬佩李素丽、何丽蓉这样的人,更爱工人和农民,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缺哪一行都不行。我反感那些鄙视贬低劳动人民的人,尤其是作为班主任,经常向孩子们宣传灌输这种思想,就是误人子弟。“教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既要教知识,更要教品德!我们老说“少年强则中国强”,这种观念去教育学生,今后的中国能强吗?

可怜天下父母心,哪个父母不望子成龙、盼子成才?尤其是我们这几百万当年失去了上大学机会的知青们对读书更有切肤之痛。但是,千万不要让我们的孩子们只知数理化不知稻梁黍粟,不知饭从何来、菜由何长,更不能让他们好逸恶劳,对国无爱,对老无孝,做事无德。《朱子家训》说:“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

中国的应试教育有问题,中国的家庭教育也有问题,“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立国之本,千秋华夏需要亿万有德有才的子孙才能延续和繁荣!

1991年6月写于北京方庄方群园家中

本文标签:
上一篇: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