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中国民俗 地名趣谈 人生感悟 短信精粹 中外旅游 开心笑话

亳州“花戏楼”与“三绝”

2025 年 9 月 17 日

今天上午,我在安徽省亳州市举办的“医院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做了一个报告,下午没事,我去看了“曹操地下运兵道”(一个小时),又到了“花戏楼 ”观赏。

一、花戏楼的由来

        明清两代,以涡河航运和中药材贸易这两大优势,安徽亳州出现了商贾如云百业兴旺的繁华盛世,光与商贸有关的街巷就有一百八十一条,如药市街、猪市街、牛市街、驴市街、帽铺街、打铜巷等。当时晋商富甲天下,而以药都闻名的亳州引来了众多晋商和陕商。山西商人王璧和陕西商人朱孔领发起,于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在原关帝庙的基础上,紧邻涡河边修建了“山陕会馆”,一为山陕两地药商提供在亳州住宿聚会的会馆,二因山陕两地崇拜关羽,会馆也被用来作为祭祀关帝的家庙,而亳州正好是三国故地,曹操的家乡。三为娱乐亲朋众商,在其中建一精致华丽的戏楼唱戏。所以这里原来是“山陕会馆”,后因戏楼精美出名,老百姓便叫这里“花戏楼”了。现在是4A级旅游景区,最有特色的是山门和花戏楼,“三绝”是旗杆、砖雕和木雕,砖雕和木雕当属当年中国雕塑的巅峰之作。

二、山门

雄浑壮观砖雕荟萃的山门

        山门即大门,整个墙壁遍布各种浮雕,由水磨砖制成,全部手工雕琢。这些砖雕既有石雕的刚毅质感,又有木雕的精致柔润,刚柔并济又质朴清秀,属于晋派微雕艺术,还吸收了徽派精巧玲珑的雕刻工艺。有的场面宏大,有的人物小如花生米粒,但栩栩如生,千姿百态,题材丰富,百姓皆知,山门雕有52幅砖雕,共雕人物115个,禽鸟33只,走兽67只,有《三顾茅庐》、《白蛇传》、《郭子仪做寿》、《李娘娘住寒窑》、《吴越争霸》、《达摩渡江》、《老君炼丹》、《魁星点元》等民间典故和戏曲场景。这里的砖雕甚称中国砖雕的巅峰之作,导游讲解得绘声绘色,游客们的耳朵都像兔子耳朵一样全竖起来了。

明清门楼之俊秀,晋徽砖雕之大成

 

三、花戏楼与木雕

晋风徽色,精美华丽,木雕与彩绘大全的花戏楼。

        戏楼舞台呈凸字形,屋顶琉璃瓦铺饰,金碧辉煌。舞台正中间书“演古风今”四个金字,台前木匾对联右书“一曲阳春唤醒今古梦”,左书“两般面貌做尽忠奸情”。舞台正中屏风透雕二龙戏珠,上悬匾额“清歌妙舞”。 戏台顶部藻井彩绘九幅“龙凤呈祥”、“鹤舞朝阳”、“鹿灵献寿”等,横梁木枋上皆镶大木透雕,有三国戏十八出,如《空城计》、《千里走单骑》、《长坂坡》、《割须弃袍》、《七擒孟获》、《击鼓骂曹》、《三气周瑜》、《曹操刺董卓》、《华容道》、《凤仪亭》等,戏曲的人物、车马、花卉、风物景色,奇禽异兽,均雕刻玲珑剔透。这些木雕虽历经岁月风霜却仍色彩艳丽,这得益于民间已经失传的“一色三套平涂”彩绘技法,因而一些失色的地方后人也不敢再贸然补色。

山水人兽,皆出刀中

木雕“空城记”

 

四、花戏楼铁旗杆

花戏楼山门左右立有两根铁旗杆,每根重15吨,高16米多,旗杆分五节每节分铸八卦蟠龙等,每根杆上铸了由小到大的三个装粮食的“斗”,寓意日进斗金,财源滚滚,最上面那个斗的图案是钱财,中间斗的图案是大福,下面的图案是万寿,铁旗杆还悬挂了24个玲珑的铁风铃,每当风起,便会发出悦耳的声音。铁旗杆座上铸铭:皇大清道光元年(1821年)秋吉日铸造旗杆一对,重二万四千斤,陕西药材帮弟子敬献铁杆一对,永保四方平安吉庆有余。              我听讲解员说,三百多年了,这对旗杆的铸造与竖立办法至今仍是个迷。一是在那个年代,一个重一万多斤,约六层楼高的大铁旗杆是怎么铸成的?二是这么重这么高的铁旗杆,当时没有大型起重机械设备是怎么立起来的?三是这么沉重的大铁杆,上面铸了那么多的龙、铁风铃铛,尤其是三个大铁“斗”,几百年遇到大风,怎么没有刮倒呢?至今没有找出答案。

花戏楼内还有关帝庙、岳飞庙和朱公书院等,其实都只是一个殿。另外有一个不大的花园。总的体量不大,但有特色,四十分钟可以游览完毕。

写于2025年9月10日

 

 

 

 

 

 

 

 

 

 

本文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