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中国民俗 地名趣谈 人生感悟 短信精粹 中外旅游 开心笑话

知青下放回忆录(二)老队长杨太发

2025 年 7 月 18 日

二、老队长杨太发

偷“树蔸子”

        我们下放农村的时候刚过春节,天天下雪,北方农村冬天烧火炕,南方没有火炕,村里家家户户都是泥土坯子砌的土房子,四面透风,房顶瓦片缝里还往屋里飘雪,阴冷阴冷的,人都冻得缩成一团,全家人都围在“堂屋”里(农民家除了睡觉的房间以外,一进门正中间的那一间大房,吃饭谈事聚友等全在那里,相当于现在城市人家的“客厅”),中间“火塘”里烧着一个树蔸(dōu)子(树根和根部附近的木头称为树蔸子),一人一个小板凳,都围着烤火取暖。我们村是丘陵地区,农民在山坡上或树林里挖一些树蔸子,堆在屋子外面晒干,冬天烤火取暖。

 

 

 

 

 

 

 

我们七个知青在屋里冻得没办法,我和王英迅就出去找树蔸子回来烤火,走了两个小山头什么也没找着,正好走到村里老队长家外面了,看到他家屋檐下堆着好多树蔸子,可能是冻得走投无路了吧,我们就一人抱着一个树蔸子往家跑,结果不小心把堆在墙外面的树蔸子给弄得倒下来了,屋里老队长听到动静出来看是怎么回事,这时我和王英迅拼命的跑到对面一个小山岗上,老队长看得一清二楚,他脸都气黑了,站在那里咬着牙没吭声。

我们的土坯屋里燃起了一团烟火,有了一丝暖意,但我的心情却比这雪天还要冷!

老队长叫杨太发,五十几岁,一米八几的大个子,这在南方农村是很少见的,而且他身强力壮,样样农活干得又好又快,大家都说他像头“老牯(公)牛”,他是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人,脾气非常暴躁,大家都叫他“雷公”,意思是说他经常发脾气“打雷”,他生气时脸都黑了,就像一头发怒的狮子,很吓人!他铁面无私、疾恶如仇,吃苦耐劳,年纪大了,但出工干活都干在别人的前面,谁干活质量不好,或者偷奸耍滑,他知道了就大发雷霆,不管什么场合都会把你骂得狗血淋头,大家都怕他,但“雨过天晴”之后,他像没发生这事一样,从不记仇,谁都说他是个好人,所以大家都服他,他当队长是大家硬选出来的。

我当时想,完了!这偷了老队长家的树蔸子,大难临头了!生产队长是农村的土皇帝,我们要想将来离开农村招工去当工人,他掌握着生死大权,王英迅的家庭成份是工人,而我的家庭成份是资本家,我这不死定了么!

晚上老队长突然来了,我们都万分恐惧的等着他“打雷”,他挑着一担他家的树蔸子,倒在了我们的屋子里,只说了一句:“你们相火”,相火就是烤火,他就走了。我们面面相觑,不知道咋回事。很多年后我们谈起这件事情,我们偷了他家的树蔸子,以他那个火爆脾气,就会骂死我们,在村里会议上批判我们,结果反而当晚他把自家的树蔸子挑来给我们取暖,这世界上哪里有这么好的生产队长啊!

南方农村冬天围着“火塘”烤火(选自百度图片)

“锅巴粥”

        我们村里按人口,一年给一个人分600斤稻谷,能打成近400斤大米,一天能有1斤米左右,我们每天在水田里累死累活干十几个钟头的农活,一斤米根本不够吃。我们七个人商量,怎么办呢?当时是用柴草烧米饭,熟了后一人盛一小碗饭,锅底是一块大锅巴,我们就倒进去很多水,再煮成“锅巴粥”吃,吃了“锅巴粥”干活一会儿就饿了。老队长听说我们吃“锅巴粥”,有一天跑来真看到了,他对我们说:“不要再煮粥吃!”一个女生说:“不煮粥我们粮食不够吃怎么办!”老队长看着我们,好一阵子想说什么又没说出来,掉头就走了。

南方农村的锅巴粥

        过了几天,一个漆黑的夜晚,队里通知各家各户去分粮食,大家有的牵着牛去驮粮食,有的挑着箩筐,我们也去了。分粮是按照各户人口和定量分的,老队长把我叫到一个没人的地方悄悄对我说:“小陈,你们天天出工,饭要吃饱,不准再煮锅巴粥吃了!今天分粮的事情不要对任何人说!”我当时懵懵懂懂的,没明白是怎么回事。

后来我们才知道,那是村里私分粮食。因为当年村里除了给每人一年600斤谷外(老人和孩子更少),其他的粮食一律上交给政府,叫交“农业税”,农村没有钱,就交粮食!农民吃不饱,队里就偷偷私分一些粮食给农民。正常分粮都在白天,私分一定是在漆黑的夜里,怕上面的干部知道了,一年大概分个几次吧。其实公社和大队的干部都知道这种事情,农民吃不饱,怎么干活呢?他们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民不举官不究,如果有人告发了,那这个小队的干部就要被处分免职。一般的村民都不做这种缺德的事情,私分大家才有饭吃,也有个别村因为内部矛盾告发的,村干部就倒霉了!

从那以后,我们再也不喝锅巴粥了。

“开你的批斗会!”

        “双抢”即又抢种又抢收,是村里最忙最苦的时节,当年南方一年要种两季水稻,在七月份要把成熟的早稻抢收回来,又要赶节气把晚稻秧苗抢种插下去,晚稻种晚了收获时就全是瘪谷了,所以当时的口号是“坚决不插八一秧”。在最热的三伏天,村民每天要出三个工,早工是夜里四点起床,摸着黑到晚稻秧田里去扯秧,干到天亮八点钟左右吃早饭。白工是从早上八点左右下田,收割早稻,一直干到下午六点左右收工。晚工是吃了晚饭六点多天快黑了,又到晚稻秧田里去扯秧,干到夜里九十点钟才回家。我们是个田多劳动力少的生产队,个个都累得像个鬼一样!

南方农民耕田(图片选自百度图片)

        我们小组的女生陶杨,当时才16岁,有一天累得睡过头了,夜里四点多钟没有去出早工,老队长发现了,跑到我们屋子外面扯着嗓子大喊:“陶杨!农活这么忙,您怎么不出工呀!”过了一会,见她没有出来,他吼道:“陶杨!告诉你,你莫以为我没办法收拾你!今天晚上全队开你的批斗会!”然后气哼哼的走了。陶杨吓坏了,吃了早饭,赶紧下田去割早稻去了。我们几个知青想,这下坏了,晚上老头子不是开咱们的批斗会,就会把陶杨骂个狗血淋头。结果,到了夜里,老队长什么都没有说,干他的活去了。这事要是放在村里别人身上,他准会那么干!老队长看我们这些知青年轻可怜,放了我们一马!

“安家”

        几年后,我们知青小组几个家庭成分好的同学陆续招工招生走了,几次招工,生产队都推荐我,但一经政审我的家庭成分不好,都退回来了,我每天都在一头黑水牛的屁股后面耕田,头上就像是孙悟空的紧箍咒在勒着,喘不过气来,不知道今后路在何方?魂归何处?

有一天晚上老队长来找我谈话:“小陈,我看你走不了了,你也蛮可怜的,我的儿媳妇进芳的妹妹在黄集公社,人长得不错,干活也行,你就在我们这里成家吧!我给你盖间土坯房子,你干活像个小牯牛一样,你们的日子过得下去的。”我知道老人家是一片好心,但我还是对他说:“老队长,我父母离婚了,是我妈卖冰棍把我从小养大的,我是独子,我还是想回武汉给她养老送终。”他说:“把你妈接到村里来吧”。我说:“我妈是‘癞蛤蟆被牛踩了’,一身的病,她到村里来,肯定得死!”老队长沉默好久不说话了,叭哒叭哒不停的抽着那塞满土烟丝的老烟斗,满脸又粗又深的皱纹舒展不开,后来说了一句:“唉,你真可怜,我也没有办法了”,他走了。

几年后,我终于离开了农村,又过了些年,我终于回到武汉,给我苦难的老娘养老送终。但我永远忘不了那个面恶心善的老队长对我的善心和爱护!尤其是在我落难走投无路的时候!他真是个大好人哪!

给老队长上坟

         2013年春节,我从北京回到武汉,213日大年初四,我开车拉上我们中学的班主任戴世罕老师和当年知青小组的同学,有陶杨、叶智萍和王英迅,开车三个多小时,回到了我们下乡的湖北省钟祥县东桥乡九郾村,村里的杨富国、杨良成、何培强等几个老朋友老早都已经在路边上等着接我们,我们到了村子里,挨家挨户的去看望当年的贫下中农和社员,每家都送了一个红包一包糖果和一盒香烟。

我们请杨富国带着我们来到老队长和他的老伴三婆婆的坟墓,坟墓在他家后面山坡上的一块小麦田边上,只是一个小土堆,没有墓碑,没有一砖一石,上面长着几株荆条,像是一个荒冢,看到这些,想起当年对我们那么好的这位老人走了,我们心里都非常难受。我们四个知青给老队长和三婆婆上坟(北方人叫扫墓),我们说:老队长,三婆婆,我们回来看你们来了!你们对我们的大恩大德我们这辈子永远都不会忘记,我们还会回来看你们的!你们安息吧!我们点着了长长的两挂鞭炮,噼噼叭叭,阵阵青烟升上了天空,带去了我们浓浓的思念和祈祷。我们一起给他们磕头、鞠躬、作揖,流着眼泪,老队长,我们好想你!!!

左边是老队长的孙子杨益涛,右边是我们四个知青

我和陶杨、叶智萍、王英迅给老队长上坟扫墓。这张图片后面那个泥土坯子砌的土房子,就是当年我们七个知青住的房子。

        20132月春节我们与部分村民们合影。左1为杨华国的爱人,左2为当年生产队妇女队长何秀兰,左3为当年生产队会计张业勤(何秀兰的丈夫),左4为杨富国,左5为王英迅(知青),左6为叶智萍(知青),左7为陶杨(知青),左8为陈珞珈(知青),左9为杨华国,左10为何培强,左11为杨良成,左12为杨良成的爱人。

        43年前中学班主任戴世罕老师把我们送到了这里,43年后戴老师又与我们一起来到了这里,抚今追昔,百感交集。左1为王英迅,左2为叶智萍,左3为班主任戴世罕,左4为陶杨,左5为陈珞珈。此20132月春节拍摄,到今年,离我们下放已经55年了。

         老队长不是共产党员,但他是真正的为民死命大公无私!他当队长没有一分钱一个工分的补助,但他比谁的付出都多!有的人活着就是行尸走肉,老队长死了但他永远是我们心里的一块丰碑!是我们一生一世都不会忘记的恩人好人!像他这样的基层干部,现在太少了!

                           2025716

本文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