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中国民俗 地名趣谈 人生感悟 短信精粹 中外旅游 开心笑话

光辉灿烂的中国传统医学(孟庆云)

2023 年 2 月 23 日

孟庆云

  中国卫生保健之得天独厚在于有中医又有西医。“中医”、“西医”或“中医学”、“西医学”是19世纪西方医学传入中国并得到普及以后的称谓。中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简称。西医学自近代以来,不断吸收先进科学技术和传统医学中的一些知识(也包括中医学),而且日益取新,近年来已经被“现代医学”这一名词所代替,但是在习惯上仍称其为“西医”。中医用望、闻、问、切等方式诊断疾病,以理、法、方、药(或针等)的操作程式辨证论治,用中药组成复方或针灸等多种手段进行治疗,其预防治疗、养生保健的理论灿然咸备,是东方科学智慧的体现。在世界医林中堪称独特的理论体系。又以丰富的典籍和资源而有医学宝库之称。仅现存的古代医学典籍就有一万多部。中医学的悠久历史和连续传承展示了它的传统特征。崇尚经典、尊重先师、珍视经验、推重医德,既是传统的品格,又使学术具有稳定持久性和实践性,中医学总是伴随科技的发展与时俱进,它根植于社会又服务于社会,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医学作为传统医学有鲜明的民族性。生活在中华大地的各民族,在长期生存与疾病的斗争中形成各自的民族医学。中国传统医学就是中国各民族医学的统称。因文化和历史等差异,各民族医学呈现多元并立的特点。其中,汉族医学以其厚重博大影响久远而成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代表。中医学自创立以后,在不断创新中形成很多新的流派,它不是过去的定型,而是一条包括过去、现在、将来不断发展的历史长河,是历史的延续与现实发展的统一。在当代,它仍然在不断创新中获得魅力。是中国传统文化铸就了中医学理论的特质,遵生贵时的理念,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周易》、《老子》等哲学思想,乃至中华民族的系统思维方式等,都在中医学的理论范式和研究方法中有所体现。在数千年的实践中,以其一大批医学发现、医学发明和经典著作构建起理论大厦。如藏象、经络、精气神、气血津液、阴阳五行、辨证论治等理论,又有针灸、中药、方剂、手术、接骨、整复、气功推拿等医疗技术和多种养生手段,并不断扩益增附,有效地运用于临床和保健的实践之中。中医学在历史上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当代不断发展,在世界许多国家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中医药的形成和发展
有了人类就有医疗活动。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和繁衍,在与自然作斗争中,在寻找食物的同时,发现并认识了治病的草药,前人把这一探索过程称为“神农尝百草”或“食药同源”。在生产斗争中,逐步发明了砭石和石针等作为医疗工具。正如《内经》中说:砭石从东方来,毒药从西方来,灸焫从北方来,九针从南方来,导引按蹻从中央出。这说明医药是祖国各地广大劳动群众在生产实践中产生的,并非少数人的功绩。1963年在内蒙古多伦县头道洼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第一枚新石器时代的砭石,之后又在各地出土了多枚砭石及用于医疗的骨针、竹针、陶针,以及铜器和铁器时代的铜针、铁针、金针、银针,说明针灸技术发展到现在使用钢针已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火的使用,使人类得以熟食、驱寒保暖,同时有防湿作用,并发展温热疗法和灸法。在战争伤害的救治中,先民很早就开始了各种外科手术。在仰韶文化时代,酿酒就开始了,龙山文化时代已有专门的酒器,酒的一大用途就是用以治病,《汉书》以酒为“百药治长”。1899年在河南安阳发掘出土的公元前14世纪的“甲骨文”里,已经有了关于医药的记载。在公元前12世纪的《诗经》当中,已经记载有多种药物。在夏商西周时期医巫并存,医术挟裹着方术,以祝由治病,舞傩除疫,同时有大量有效的医疗实践记载于卜筮史料中。巫用神学解说医事,而医者开始与哲学联盟,阴阳五行,整体观念,预防思想被引进医学,成为中医学理论的先源。《周礼·春官》记述了医师、司巫、大祝职责的专业划分。《周礼·天官》中,医师已有疾医、食医、疡医、兽医之别,这也是当时医学的分科,同时还建立了管理、考核、奖罚医生等制度。从此医学事业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在被称为世界史上轴心时代的春秋战国之际,临床医学分科化,当时涌现许多著名医家,如医和、医缓、长桑君、扁鹊、文挚等。扁鹊名秦越人,他已经用切脉方法诊断生死,他创立了望、闻、问、切的“四诊”诊断方法,他是中医诊断的鼻祖。战国时,系统阐述生理、病理、预防、诊断、治疗等方面基本理论的《内经》问世,从而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秦汉时代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奠基期。继《内经》之后,载有365味药的《神农本草经》及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问世。它们都被后世敬为经典著作。《伤寒杂病论》专门论述了外感热病以及其他杂病的辨证论治方法和原则,张仲景以此佳构被后世尊为“医圣”。据《后汉书·华佗传》记载,名医华佗已经开始使用全身麻醉剂,酒服“麻沸散”进行各种外科手术,其中的胃肠吻合术是华佗擅长的。西汉初的名医淳于意(仓公)创立了称为“诊籍”的病案,其中包括治疗失败的记录和死亡的病例。
两晋南北朝隋唐时代,是中医学术发展的自为时期。晋代王叔和著《脉经》,归纳了24种脉象,使切脉方法规范化。此时医学家开始注训经典,大量编著方书,临床各科都有权威性著作面世,如针灸有西晋皇甫谧的《甲乙经》,炼丹和方书有西晋葛洪的《抱朴子》、《肘后备急方》,只要有南北朝的《雷公炮炙论》,外科有南北朝北齐龚庆宣整理的《刘涓子鬼遗方》,病理专著由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儿科专著由隋唐时代的《颅囟经》,伤科有蔺道人的《理伤续断秘方》,产科有昝殷的《经效产宝》。唐代苏敬等著的《新修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药典,唐代还有孙思邈的《千金方》和王焘的《外台秘要》,是大型的综合性医书。从晋代开始,国家主管医学教育,南北朝刘宋时代政府曾设立医科学校。隋代太医署是世界上最早的国立教育机构。对于传染病,在近代就建立了隔离制度,南北朝的萧齐时代,已有专门收治传染病的“六疾馆”,隋代有专收治麻风病人的专科传染病院“疠人坊”。
宋金元时代是中医发展的转承时期。医学家们高扬辨疑求新的学风,重视理论,敢以突破革新创立新说,虽有各家学派的争鸣。主要有刘完素的“寒凉派”,张从正的“攻下派”,李东垣的“补土派”,朱丹溪的“滋阴派”,他们被称为“金元四大家”。天花自东汉传入我国以后,医学家在长期实践中,逐渐蕴发了“以毒攻毒”和“即毒免疫”的概念,在宋代就有人痘接种的记载。种痘法发明以后不断改进,有痘衣法、痘浆法、旱苗法和水苗法。人痘接种法很快传到国外,以其发轫启秘之功,对牛痘接种法提供了思路。人痘接种法的发明,是中医学对世界医学的一大贡献。受宋明理学人性观念的影响,外科之手术操作向内科化发展。宋代政府设立了校正医书局,集中著名医家收集、整理、刊刻了一批重要医籍,医书出版之繁荣,促进了医学的发展。宋代除有皇家御药院外,还设立官办药局并推广成药。宋代由太医局负责医学教育,各府州县也设有医科学校。太医局初设9科,后扩为13科。宋代医师考试制度严谨而系统,著名的针灸模型“天圣铜人”,就是北宋针灸专家王惟一在天圣4年(1026)研制的。
明清时代是中医学发展的继兴时期。这个时期治疗外感有突出的成就,吴又可、叶天士、吴鞠通等人,以其对伤寒学派的突破而创立了温病学派。又有孙一奎、张景岳、赵献可等结合实践创立了各自不同的命门学说,在理论上突破了五行五脏的框架,成为温补学派的中坚。医学家李时珍所撰的《本草纲目》,载药1892种,其书在17世纪就远传国外,被译成多种文字。明代中叶的隆庆2年(1568),在北京有新安医学家徐春圃,发起创立了“一体堂宅仁医会”,有明确的会款会规,是世界上最早的学术团体。该学会除定期开展学术交流外,还组织编撰百卷的《古今医统大全》。清代乾隆57年(1792),有江苏温病学家唐大烈,创刊了中医最早的学术期刊。该刊发行了10年,每年1卷,有理论、专题、验方、考据、书评等栏目。学术团体和期刊促进了学术交流,表明中医这门学科在古代已经形成较完备的学科体系了。

  中医学的对象及方法
中医学独特理论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研究对象。中医学以维护人体健康长寿、防治疾病、调节心身为研究对象。医生是“治病之工”,既要“上工治未病”,还要指导养生保健。由此目标而确立的医学行为即是“医乃仁术”。中国历代的医生非常重视医德修养,古代名医皆以德艺双馨而立身。从战国时扁鹊行医的“随俗为变”,汉代苏耽的橘井济民,三国时董奉的德蕴杏林,唐代孙思邈的大医精诚,数千年来延绵承续,不断发扬光大,成为良好的医德传统。
中医学有自己的认识途径和研究方法。方法是为了达到认识目标而采取的手段、工具或程式。中医理论体系的建立及医生们在临床实践活动中有其一套惯用的认识途径、探索方法和思维方式。中医学理论和技能就是研究方法行之于研究对象的实践成果。中医学在创立之初就从多学科的视角审视医学。《内经》指出研究医学要“览观杂学,及于比类,通合道理”,还说:“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这是从天、地、人的大系统及其要素间的相互作用来考察人体的健康和疾病。其中主要运用观察方法、病案学方法、文献学方法、比类方法、调查方法、模型方法、假说方法、临床实验方法和系统方法等。
观察是获得经验事实的重要方法。“观察”一语,出自《易传·系辞》:“仰观于天,俯察于地。”《内经》把对自然现象的观察称为“审察于物”,称临床观察为“候病”,称“诊”、称“视”、称“阅”、称“望”。中医临床观察的视角和信息的提取与西医有所不同。中医观察具有整体性、动态性和辩证性的特征,很多病象和藏象经络理论相联系,落实到四诊上,四诊中又以脉诊为独到,观察的结果,概括为“证候”,这与西医从“病”而论不尽一致。中医的医案又称诊籍、脉案、病案,是临床诊治病人的记录,中医注意到同一疾病在不同人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重复性,以此非常重视个案研究,并把读案作为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方法。中医学文献丰富,从甲骨文简帛到四库全书都有医学文献,很早就建立了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校训医籍、鉴识版本的中医文献学。计算机的应用,使中医文献学向数字化发展。比类方法包括类比和分类,类比是在两个对象属性相同时来推断未知事物的方法,现代科学将这种方法发展为相似学,《内经》用比类取象方法建立了藏象学说。分类的方法《内经》称为“从其类序”,中医用此方法分类药物,又用此方法归类人体各系统及环境事物的联系,《内经》用五行构建了医学理论的基本框架,比类法运用很多,在方法学上很为重要,故《内经》说:“援物比类,化之冥冥。”调查方法又称钩距法,在中医用于辨识药物、搜集验方和掌握疫情。用模型方法构建理论是东方科学的特点,这点与西文科学用公理化的方法大异其趣。中医学的藏象是典型的模型化方法,它以五脏六腑实体为原型,既具同构特征,又包含许多非实在因素对应的结构,在功能上超越实体,临床的实践价值令人奇绝称妙。假说方法是研究过程的环节、方法,也是成果。中医学理论中,诸如气化学说、营卫学说、淫邪发梦、变蒸等,乃至各家学说都堪为假说。在古代,对药物、方剂乃至医疗手段的价值,都是直接运用临床实验方法而获得,医生的经验也是来自临床实验。在当代,临床实验已成为新药研制规范中的重要一环。中国系统思维是中华民族思维特征之一。其运用形成了中医的系统论方法,以辨证论治而论,证是信息群,辨证是信息识别,四诊合参是信息互校,“随证治之”是负反馈误差调节。中医把人体作为一个系统,又把天地人作为一个更大系统,这是大系统理论的思想。

  中医学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对人体、自然、心理等进行长期观察和思考以及在防治疾病的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其内在特质是民族的传统文化、传统思维方式的体现,这是与西医学的本质区别。中医学理论体系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有机论的生命观。这一生命观又称为生成论整体观。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与天地相应,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体本身又是一个“小宇宙”,有着自然界的信息,而人体又具有自适应、自调节、自修复、自组织能力的自发自调功能,《内经》称此为“神机”。从整体观而论,中西医二者不同的是,中医学是生成论的整体观;西医则是构成论的整体观,着重以结构为核心论述人体功能。正因为医学观的不同,两种医学的研究方法也不同。中医学侧重整体论的综合,而西医学则侧重还原论的分析。
二是富蕴东方智慧的医学理论。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有很多与西医学相同或相近的知识,这表明人类有共同的智慧,有些也来自相互交流。但是,中医学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在因袭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医学实践中,不仅有诸多的医学发现和医学发明,还形成很多特色理论,例如表述人体的藏象、经络,论述药性的四气五味,阐述疾病流行规律的五运六气等。与西方讲逻辑概念的“体思维”不同,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是“象思维”,这种思维方式具有整体直观、主客一体、非对象性、非实体的特征。中医学通过解剖,认识和命名了脏腑器官,又以其所认识的功能,和意象、法象综合,把脏腑提升为藏象(包括经络),发展成为超越解剖的非实体性理论模型。运用理论模型来探索人体生命健康与疾病的防治规律,是中医学理论的特色之一。
三是辨证论治。中医学把握疾病着眼于证候,以其为偏离正常状态的证据。中医认为疾病对于人体,有时间上的不可重复性和个体差异性。据此,临床上以证候为把握疾病的单元施以个体化的治疗,即因时、因地、因人之异而论治,这种以“三因制宜”为特征的操作体系,称为辨证论治。它把运用理论分析证候、确立治法、选择方剂、审议药物统括起来,即理、法、方、药一线贯通。历来医家还创立很多适用不同疾病的辨证方法,例如,脏腑辨证、经络辨证、病因辨证、气血湿痰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等。
四是以针灸、本草为主的治疗手段。针灸是依据穴位和经络理论用针刺和艾灸的治疗方法,是中医的独创。中医使用药物以植物药为主,又称“本草”。中药经过炮制才具药性,不同于生药。在1997年出版的《中华本草》中,载药达12807种之多。中药多以复方即组成方剂形式使用,方剂以其君、臣、佐、使的配伍,提高疗效,减免其毒副作用,中药传统剂型有汤、丸、散、膏、丹、酒、露等。
五是中国养生术。“上工治未病”是中医保健的核心思想,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先人创立了多种有效而实用的养生方法,包括导引、气功、武术、推拿、食疗、音乐、房室养生、驻颜术、胎教等等。
中医学从创立以来,其发展总是和科学、技术、文化、社会需求密切相关、相谐共进的。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医从坐堂方式发展为医院——诊所的诊治方式,人才培养也从师徒授受向院校培养方式发展,从1978年以后中医施行学位制。同时,中医向国外传播与交流,现在已经有128个国家和地区有中医药。从20世纪60年代以后,中医不断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内容包括开展中西医结合,探索实验研究方法、建立实验研究基地,进行中药、方剂药理学和新药研究,进行理论研究和对古典医籍医案整理,建立中医现代临床诊疗规范等等,都卓有成就。关于中医学以何种方式回应现代社会对中医的需求,使传统医学赋以时代性的问题,其实质是继承与发展的问题。这也是百年来争论不休的问题,有多种看法,一种看法是以时代性为学术的普遍性,以其创新实现中医现代化。另一种是从中国传统医学的特殊价值出发,鉴于近代以来中医特色有淡化的趋势,应以维护特色重视继承为首务。针对上述二点,又有“继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的折衷之论。各种不同的发展理路都有实践性,当代的中医工作者,正是按照各自的理解从事自己的实践,总的说,当代的中国传统医学是在多元的格局下走向未来。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传统医学卷2版概述)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