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中国民俗 地名趣谈 人生感悟 短信精粹 中外旅游 开心笑话

中医中药辉煌的50年——建国五十大庆报刊专稿(1999年)

2023 年 2 月 25 日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数千年来,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伟大贡献,并以其系统的理论体系、显著的疗效、浓郁的民族特色,成为人类医药科学宝库的共同财富。建国以来,我国的中医药事业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广大中医药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亲切的关怀  巨大的鼓舞

50年来,党和政府对中医药工作十分关心和重视,制定了一系列继承和发展中医药的方针、政策,使中医药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1958年10月,毛泽东主席亲自批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医工作迎来了第二个春天。1978年9月,中共中央批转了卫生部党组《关于认真贯彻党的中医政策,解决中医队伍后继乏人问题的报告》,邓小平同志在报告中批示:“这个问题应该重视,特别是要为中医创造良好的发展与提高的物质条件”。1982年12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章总纲第21条规定“国家发展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1985年6月20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在关于卫生工作的决定中指出“要把中医和西医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1986年6月20日,国务院做出了设立国家中医管理局的决定。1988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成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1年6月3日,江泽民总书记题词:“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振兴中医中药事业”。1991年,全国人大七届四次会议第一次将“中西医并重”列为卫生工作五大方针之一。1996年12月9日,建国以来第一次由党中央、国务院主持召开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江泽民同志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卫生事业,要“中西医并重,发展中医药”。1997年,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把“中西医并重”确立为新时期卫生工作的方针之一,提出“要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既要认真继承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又要勇于创新,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实现中医药现代化”。

中医医疗体系基本形成

经过50年的建设,中医药事业得到蓬勃发展。到1998年,我国有中医医院2629所,设置病床260386张,有职工397235人。20多个省市普及了县级中医医院。1998年中医医院门诊接诊1.5亿人次,收治住院287万人,治愈了很多疑难疾病,同时还承担了大量的救灾防病、预防保健、社区卫生、健康教育等工作。
农村中医工作得到重视和加强。1990年国家中医药
管理局开始建设“全国农村中医工作试点县(市、区)”。到目前为止,全国共批准了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建设单位86个,其中有34个已通过评审验收,各省批准的省级先进县有120个。1998年,全国有县级中医医院1887所,设病床150655张,他们充分发挥了“龙头”的作用。全国57%的乡镇卫生院设有中医科(室),近年还涌现出一批乡镇中医院和中医专科医院。全国一百万乡村医生和卫生员约一半能用中西两法防病治病。目前我国中医药中专和职业技术学校每年培养1.5万人,其中多数成为乡、村的中医药骨干。29个省市自治区面向农村开办了本、专科中医专业自学考试,提高了基层人员的中医药水平。1999年4月卫生部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农村中医药工作的意见》。明确了今后农村中医药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强调进一步加强县级中医院的建设,提高乡(村)卫生院(室)的中医药服务能力,依靠科技和人才培养,通过改革,整体推进农村中医药工作不断发展。
示范中医医院建设成效显著。《杏林计划》即示范中医医院建设从1991年启动,到1995年验收,取得了重大成绩。1992年全国示范中医医院院均设病床265张,1995年达到289张。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对示范医院给予了大力投入,五年达12亿元。各示范医院既抓综合功能,更突出中医优势。他们从管理方面甚至用经济手段采取措施,对关键的中医特色指标常抓不懈,门诊中医药治疗率全部达标,病房中医药治疗率也有了显著提高。
全国中医专科(专病)医疗中心、急症医疗中心、中药制剂与剂型改革基地建设成绩突出。为了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体现中医药学术领先水平,形成学术发展的龙头,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事业“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设想》的精神,自1991年开始,在全国择优、分批遴选出部分基础较好、有发展潜力、有一定规模、人才优秀的临床学科作为全国中医专科(专病)医疗中心、急症医疗中心、中药制剂与剂型改革基地(以下简称中心基地)建设单位,以中医临床医疗为主,同时与科研、教育有机结合,开展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从而促进中医临床疗效和中医整体学术水平的提高。经过近十年的不懈努力,中心基地建设已从最初的注重规模数量转向注重学术内涵建设,部分中心基地已跃居中医临床学术发展的前沿,初步形成了一批初具规模、在临床专业学术领域具有较高的医、教、研水平的重点学科群体及专家群体。到目前为止,全国共有中心基地69家,基本涵盖了除妇(产)科以外的主要中医临床学科,这些学科分布于中医、中西医结合及西医医疗机构中,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中西医结合道路宽广。党和国家一贯重视中西医结合工作,强调“要坚持中西医结合方针”。1958年毛泽东主席对卫生部党组《关于组织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总结报告》的批示,是我国中西医结合工作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有计划、有组织地深入开展的一个标志。自1955年起全国各地广泛举办“西学中”班以来,陆续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既具有现代医药学知识和临床、科研能力,又系统掌握中医药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中西医结合型人才。从1978年开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又批准招收中西医结合硕士和博士学位研究生。此后,全国相继设立的中西医结合博士点已达28个,硕士点87个,并从1995年开始设立博士后流动站。截止到1998年底,全国共培养了近6万多名中西医结合人员,其中:已具备中西医结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11077名,中西医结合硕士和博士研究生1200多名。50年来,中西医结合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目前全国已有省市级中西医结合医院53所,有具有独立编制的不同专业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所17个,一些高等医学院校或科研院所相继设立了中西医结合专业或系,中西医双学位班,中西医结合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点等。
民族医药得到较快发展。党和政府历来重视民族医药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各民族医药是中华民族传统医药的组成部分,要努力发掘、整理、总结、提高,充分发挥其保护各民族人民健康的作用”。建国以来,我国的民族医药事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1984年9月,卫生部和国家民委联合召开了第一届全国民族医药工作会议,1995年11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又与国家民委联合召开了第二届全国民族医药工作会议。会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民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医药工作的意见》。目前,全国民族医医院已发展到了132所,床位4564张,其中藏医医院57所,蒙医医院39所,维医医院30所,其它民族医医院6所。全国民族医的床位数发展到6000多张,其中民族医医院的床位数达4564张。全国民族医药人员(含民间医生)的实际总数估计已超过10442人。这些民族医医疗机构在各民族地区的医疗保健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有着多种民族医学,如藏医、蒙医、维医和傣医等,都有很长的历史和自己的理论体系,壮、苗、瑶、彝、朝鲜等民族也拥有大量的民间草药和医疗手段。我国已有几十家民族制药厂生产民族药品,规模最大的西藏自治区藏药厂的建成投产,使民族药品的生产由几千年的传统手工操作步入了现代化大生产的行列。民族医药为各民族的卫生保健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医药科技50年成果辉煌

50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政策指导下,中医药科技工作成绩显著,中医药的科学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科研机构的内涵建设不断加强,科技队伍明显壮大,人员素质显著提高,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科研成就硕果累累,科技成果转化意识日益提高。据统计,至1998年,累计获国家及部级科研成果799项;一些重大科研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医治疗重大疾病、常见病和多发病,特别是对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及病毒性肝炎等防治研究;中医治法治则的研究;文献研究;利用现代科学揭示中医“证”的科学内涵,以及中药品种整理、饮片炮制、剂型改革、栽培技术、新药开发均取得了新进展与新成果。新中国成立至1965年间,涌现出以针刺镇痛针灸麻醉、骨折小夹板治疗、急腹症、白内障针拔套出术为代表的一批科研成果。1978年以来,中医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进入新的领域,迈上了更高的层次。如“消痔灵”注射治疗三期内痔临床和实验研究、“强力宁”治疗重症肌无力、康莱特注射液治疗肺癌、药用植物洋地黄细胞培养与强心甙的生物转化研究,以及中医典籍《素问》的整理研究、常用中药品种整理等,其中抗疟新药双氢青蒿素的研制和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分获1992年和1995年全国十大科技成就。从“六五”到“九五”,中医药科研积极参与国家科技计划,特别是参与科技攻关计划和攀登计划,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医药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在“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方针指引下,中医药科研机构从市场需要和实际情况出发,适时调整机构、分流人才,按照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走科、工、贸一体化的道路,建立起新型的科技体制,提高了生存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中医药科技工作五十年所取得的成就,丰富了中医药的学术内容,增强了防病治病的能力和整体学术水平,扩大了治疗服务领域,提高了中药产业的现代化水平,促进了中医药学向世界的传播,为中国的卫生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华本草》是一部由国家组织编辑、系统、全面总结我国几千年来本草学发展成果,全面反映当代中医药科学发展水平的综合性医著。由国家组织编纂《中华本草》的建议,是在1984年六届全国人大和政协二次会议期间,中医药界的代表正式提出的。全国60多个医药院校和科研院所500余名专家协同编纂的《中华本草》历时10年,全书共34卷(其中藏、蒙、维、傣民族药4卷),《中华本草》1—30卷收载中药8980味,绘制插图8534幅(其中彩色图片1800余幅),全编2800余万字。是继李时珍《本草纲目》之后的又一部新著。有较高的先进性、科学性、权威性和实用性。1991年10月,李鹏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向全世界郑重宣布:我们正在编辑“新的《本草纲目》”,使该书的编辑在国内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998年2月,《中华本草精选本》首发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1999年9月10日《中华本草》全书34卷出版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向建国50周年献礼。该书是中国中医药工作者为医药事业的发展所作的一大贡献,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人民的一大贡献。
——中医药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是六大国家科技发展计划之一,1983年开始实施。该计划针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急需要办的、需以科技发挥先导作用解决的重大课题,以及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的、带有方向性、基础性、综合性的重大课题。它是以政府投资为主导,集中力量攻关,以期取得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指令性计划。
——中医药科技攀登计划。国家科技攀登计划是国家六大科技计划之一。该计划旨在重点资助具有前沿性,或具有重要应用前景、或能发挥我国资源优势,能代表国家基础研究水平的重点项目。该计划是一项以指导性和指令性相结合的国家基础研究重大项目计划。
——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该研究项目的成果涉及123种常用中药材,为澄清多来源品种药材的混乱现象和评价药材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在促进中药材生产、供销、出口及新药源等方面起了重大作用。该项目获“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成果奖励,199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中药资源普查。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是中国药材公司组织了4万名科技人员,通过5年的实地调查和4年的系统研究完成的。该项目基本查清了全国现有中药资源种类为12807种,比70年代出版的《中药大词典》收载种类增加了7000多种,揭示了中药资源分布规律,首次提出了中药区划的原则和依据,首次建立了以县为单位的全国中药资源档案和362种药材数据库;编制了《中国药材资源地图集》,这是中药史上的第一部药材专业地图集;研究和设计了400多种药材图例符号;编写了《中国中药资源丛书》,作为当代中药史上的重要文献,将对中药生产、经营、科研、教学以及农、林、牧、副等相关产业具有重要研究参考价值。该项成果获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被国家科委列为1995年中国十大科技成就。
——双氢青蒿素。双氢青蒿素是继青蒿素后创制的又一新的衍生物,属我国创制的一类新药。实验和临床证明双氢青蒿素对疟疾,特别对抗氯喹、抗喹哌恶性疟疾有高效、速效、复燃率低、剂量小、口服方便、价格低廉等优点,比青蒿素抗疟疗效明显提高,复燃率较低,与青蒿素衍生物的注射液疗效相似,适合于抗氯喹、抗喹哌恶性流行现场大规模防治使用,应用前景广,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该项目由中国中医研究院屠呦呦等完成,获199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被国家科委评为1992年中国十大科技成就。

              长足发展的中医药教育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中医药教育工作。1956年,国家创办北京、上海、广州、成都4所中医学院,随后,各省市相继建立中医学院。1958年1月,卫生部发出通知,要求从1958年起在高等医学院校中逐步开设中医药课程。1962年9月,中医学院教学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上着重讨论和明确了关于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加强基本功等三个问题。至1966年,全国已有中医学院21所,在校生达1万余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医药教育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在改革开放形势的推动下,中医药教育的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内涵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1982年4月,卫生部在湖南衡阳召开全国中医医院和高等中医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高等中医教育工作的经验教训,进一步明确了办学方向,修订了教学计划,提出了《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切实办好中医学院》等指导文件。其后的数年内,先后对发展中医中等教育、函授教育、继续教育、专科教育以及对外教育提出了指导性意见。1990年6月,1996年7月,决定以师承面授的方式开展名老中医药专家经验师带徒继承工作,两次共选出1000名老中医药专家。1997年1月,国家教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召开“全国中医药教育工作座谈会”。会议总结了建国以来中医药教育经验,研究和规划了今后一个时期加快中医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基本方针。
中医药教育五十年的发展成就,主要体现为:
一、中医药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先后创办了高、中等教育、研究生教育;各种形式的函大、夜大教育,中医师带徒,自学考试和社会力量办学。
二、中医药教育体系基本形成。至1998年,全国已有高等中医药院校29所,民族医药院校3所,在校生4.8万人;中等中医药学校53所,在校生5.08万人。中医药成人教育也有了较大发展,现已基本形成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并举的办学格局。基本涵盖了中医药学的主要学科。教育层次不断完善,在发展中专、大专和本科教育的同时,1978年首次招收中医药研究生,1981年正式建立中医药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制度,实现了与国家学位制度的接轨,近年来,又开展七年制中医教育和第二学位教育,并建立了中医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形成了多层次的教育结构。
三、中医药教育内涵建设不断加强,办学条件逐步改善。中医药院校的教学和教学管理渐趋规范,初步建立并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群体和课程体系,建设了一支具有相当水平的专业教师队伍,全国高、中等中医药院校现有专业教师1.32万人,其中高级职称占30%。在编写了五版教材的基础上,对38门主干课程进行了规划教材建设,同时编写了多种中等中医药学校和民族医药院校教材。教学基地达到一定规模,高等中医药院校附属医院已达43个,病床总数17695张。
四、中医药教育实现了由传统方式向现代教育方式的转变。初步实现了中医药人才培养的规模化、标准化和教育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较好地完成了与现代教育制度的接轨,使中医药教育成为我国医药教育中独具特色与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中医教育推动了中医药事业和学术的发展。至1998年,各类中医药教育已培养了本科生11.8万人,研究生近6000人,他们遍布中医药医疗、教学、科研、生产、经营、管理等各种岗位,成为发展中医药事业的中坚力量。不少人已成为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建立了一批有相当水平的重点学科,促进了学术带头人的脱颖而出和人才梯队的形成,并涌现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和教学成果。中医药教育的显著成绩,为进一步发展中医药事业奠定了基础。
六、中医药对外教育为中医药走向世界做出了贡献。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人类渴望回归自然的趋势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药学在国际上越来越引人注目,加快了中医药对外教育的发展步伐。目前到我国学习自然科学的外国留学生中,学习中医药的人数居第一位。近10年来,来华学习中医药的留学生、进修生达14700人,是此前30多年总数的36倍,从而扩大了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影响,推动了中医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至1998年,中医药教育已初步形成了多形式、多层次、多专业的教学体系,中医药教育与国家教育体系和现行教育制度接轨,建立了中医药教育稳定的基地,中医药院校成为培养人才的主要渠道,培养了大批中医药人才,提高了中医药队伍的群体素质。现已有中专、大专、本科、七年制、双学位、硕士、博士、博士后等层次和类型。据统计,目前医学门类已有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24个,其中中医单位26个;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学科、专业点1291个,其中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学科260个;博士学位授予单位54个,其中中医单位14个;博士学位授予学科、专业点387个,其中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学科74个。到目前,我国已培养出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学科硕士4300余名、博士400余名。基本覆盖了中医药理论和临床学科体系,基本满足了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建国以来,已培养本、专科毕业生15万人,硕士、博士研究生近6000人,通过举办西学中班等多种形式,全国共培养了6万余名中西医结合人员。

中药生产经营蓬勃发展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中药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中药生产流通队伍已初具规模,中药产业构架和经营网络体系基本形成,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中药生产经营体制改革取得成效并向纵深发展。50年来,中药工作对于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国家计划指导下,改变了中药材盲目生产的局面,通过调整生产布局,建立生产基地,开发利用野生药材资源,中药材生产收购有了很大发展。近些年来,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结合中药材生产的特殊性,改革中药材生产组织管理体系,使之向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发展,走药材生产专业化的发展道路。全国现有中药材种植面积1150万亩,其中,林木药材600万亩,家种药材约550万亩,建有中药材生产基地600多个。丹参、桔梗、天麻等近80种野生药材变家种之后,基本上解决了供不应求的状况。人参、党参、地黄、白术、白芍、黄芪等30多个品种,通过引种扩大了产区,形成了新的生产能力和生产基地。此外,通过资源普查,还发现了许多新的资源。
50年来,中药生产已由前店后场手工操作发展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体系。国家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规模,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企业素质等一系列措施,使中药工业不断发展壮大。近年来,中药工业企业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使运行机制和资源配置得到优化,正在朝着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迈进。1998年统计,全国有中成药企业1020家,总产值达334.9亿元,品种规格达8000余种。工业职工人数27.9万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3.6万人。自新药评审办法实施以后,投产的中药新品种约700余种,新剂型发展到40多种。在积极发展中成药工业的同时,饮片生产也逐步改变了分散的手工业加工方式,国家对饮片加工企业进行了大规模技术改造,产品的产量质量都有了较大提高。1998年全国饮片加工厂(场)、点1500多个,其中初具规模的企业54个。饮片工业正朝着质量标准化、工艺规范化、包装规格化、生产机械化的方向发展。
经过50年的发展建设,全国拥有多种形式的商业网点2.3万个,其中各级药材批发公司(站)3400多家,职工36.1万人,形成了覆盖全国的中药流通体系。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药经营活动形成了以国有中药商业企业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格局;中药流通由僵化的单一渠道,发展为灵活的多种渠道。这些变化,使中药商业日趋活跃繁荣,基本上保证了国民医疗保健对中药的需求,保证了灾情、疫情、军需用药。
各民族医药是中华民族医药的组成部分。50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医药事业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民族药生产已逐步实现了机械化,发展到10多种剂型。仅藏、蒙、维药就有842种。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在保护各族人民健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在中药科研教育、对外交流及出口贸易等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中药事业正以坚实的步伐向现代化迈进,为更广泛地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
实行GMP制度推进中药产业现代化。为了加强对药品生产和质量的监督管理,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自80年代初,国家开始在制药企业推行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制度。1992年对原版GMP进行了修改,并颁布了修订版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即我国现行的GMP。国家有关部门规定,自1995年10月1日起,凡具备条件的药品生产企业(车间)和药品品种均可按《中国药品认证委员会认证管理办法》规定,申请药品GMP认证,至此,我国形成了虽不尽完善,但初步与国际组织接轨的具有中国特色强制与自愿相结合的GMP制度。
通过GMP认证,使中药生产企业发生了深刻变化。“七五”以来,国家和地方先后投资几十亿元,对传统的中药工业企业进行了大规模的技术改造,使企业的生产环境、条件、水平及产品质量有了较大的改善和提高,在“硬件”设施上为推行GMP认证制度奠定了初步的基础。一些企业通过加强管理,使“软件”得到了不断充实并日臻完善。至1998年底,已有天津中药六厂、北京同仁堂制药厂等13家企业(车间)通过了GMP认证。标志着我国中药生产企业规范化管理程度已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充分发挥已通过GMP认证的企业(车间)的示范辐射作用,必将促进我国GMP认证制度的全面推进,加强中药产业的现代化进程。

中医药走向世界取得较大进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迅速发展。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影响日益扩大,为中医药更广泛地走向世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医药对外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日趋活跃。全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已有了各种类型的中医诊所、学校、中药贸易公司、研究中心等。在许多国家成立了中医药学术团体,不断开展中医药的学术研究和交流活动。据统计,1986年到1996年底,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派出参加各种中医药国际学术会议的科技人员达数百批,3000余人。近年来在我国召开了一系列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一大批中医、中西医结合科研成果受到世界医学界的关注.有重要影响的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和世界医学气功学会,总部均设在北京。
中医对外教育发展迅速。据不完全统计,从1987年到1996年,我国为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14700余名来华学习中医药的人员,是此前30多年我国培养中医药外国留学生、进修生总数的36倍。世界卫生组织在我国建立3个国际针灸培训中心,培训了11000余名国外中医药专业技术人才。近些年来,到我国学习自然科学的外国留学生中,学习中医药的一直占首位。在已经毕业的中医药外国留学生中,不仅有专科生、本科生,而且有硕士、博士,标志着我国中医药对外教育层次结构趋于完善。大批外国留学生、进修生学成归国后,把学到的知识广为传播,对扩大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影响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中药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成就显著。我国是中药资源大国,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国际天然药物市场的发展,中药出口有较大增长。目前我国中药已出口到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额达6亿美元左右。在中药研制开发的生产领域,积极组织了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先后与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多种形式的相互联系。通过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中药生产企业的科技进步和中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中医药对外合作层次进一步提高。到1998年,我国已和美国、日本、英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埃及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政府间的中医药交流与合作。1990年以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先后与新加坡卫生部、美国FDA、NIH、OAM等部门,以及越南卫生部、澳大利亚卫生部等,通过签署交流与合作协议等形式,建立起稳定的关系。
多年来,我国注意加强了与有关组织特别是世界卫生组织的联系与合作,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世界卫生组织先后在我国建立了7个传统医学合作中心。为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世界卫生组织积极向世界各国介绍和推广中医药。至今,世界上许多国家已在不同程度地运用针灸治疗疾病,有些国家和地区明确规定了针灸医疗的合法资格,将针灸纳入医疗保险。据1997年统计,仅英国的中医诊所就有3000余家;美国的中医针灸师4万余名,中草药的消费达20亿美元。1998年美国医疗保健中草药费用达到43亿美元,有900万病人看针灸,费用超过5亿美元。1991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世界卫生组织在北京召开了国际传统医药大会,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及20多个国家的官员出席了会议,一致通过了以“人类健康需要传统医药”为主题的《北京宣言》。
为了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所提出的“积极创造条件,使中医药更广泛地走向世界”,1997年11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了全国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会议。会议总结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的经验,提出了今后工作的重点任务。并根据我国中医药现状和国际传统医药发展趋势,制定了《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十年规划》。通过不懈的努力,中医药必将进一步走向世界,为人类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