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中国民俗 地名趣谈 人生感悟 短信精粹 中外旅游 开心笑话

新医改前后 中医医院进步看得见

2023 年 2 月 24 日

本报记者 崔芳  通讯员 郑格琳 杨永生 肖梦熊
(健康报2012年1月10日 星期二 第9031期第一版 )

  医改方案实施已3年,3年来,中医药界在多大程度上参与了医改?中医医院状况有了多大改观?一线中医医务人员是否感受到了变化?中医药如何更好的参与医改?
我国知名卫生管理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陈珞珈教授带领他的团队,对最近3年(2008年—2010年)卫生部《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统计摘编》和去年公布的《中医基本现状调查报告》中的权威数据进行细致分析和系统总结,从中寻找医改3年变化的轨迹。
记者采访了多位工作在一线的中医药工作者,他们的亲身感受也印证了这些变化。同时,编辑部邀请陈珞珈进行了点评。

  初步脱贫
  因欠帐太多还需输血
【数字变迁】中医医院从3年前的院均固定资产2166.64万元、床均固定资产18.32万元,职工人均年业务收入12.02万元,到3年后的3367.14万元、22.05万元、18.84万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增长最快的3年。
目前,在公立中医医院的院均总收入中,财政与上级补助收入为576.07万元,占总收入的11.22%3.28万元。而3年前,这3项数字分别为247.62万元、9.49%、1.87万元。
【一线感受】河北省中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刘启泉1982年参加工作时,该院刚刚建立,只有两栋小楼,门诊楼则由一个上世纪70年代建的小门诊部充当。刘启泉说,赶上下雨,门诊楼里还顺墙滴水,很是寒酸。“近两年,医院终于有了大变化。”刘启泉口中的“大变化”是指,主要由政府出资建设的16层新门诊楼竣工启用。现在,刘启泉所在的脾胃病科从以前的3个诊室扩展到8个,诊疗环境显著改观。
而更让刘启泉兴奋的是,随着医改推进,国家开始重视中医科研。“以前几乎不给中医立项,也没什么投入。现在,光我们科,作为‘十一五’重点专科拿到50万元、重点学科350万元、国家级重点研究室150万元、部级临床重点专科300万元……这下子,科研可以安心开展了。”
【专家点评】最近几年是中医院规模上、资源上发展最快的时期,这与政府的大力投入是分不开的。中央财政投入中医的专项资金,1987年建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时为1个亿,2006年为5.8亿元,2011年达到59亿元,力度之大,范围之广是前所未有的。大部分中医院条件得到改善,规模得以扩大,实现“脱贫”,自身发展能力大大增强。
但中医医院与综合医院的差距仍不小。目前,综合医院床均固定资产比中医医院多11.15万元,院均财政与上级补助收入为1023.12万元,是中医医院的近两倍。由于对中医医院欠账太多,各级政府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
  诊疗量增大
  门诊改观明显,住院仍需加强
【数字变迁】中医医院全年总门诊量从3年前的2.54亿人次增至3.28亿人次,年均增长8.88%;中医医院全年总出院人数从3年前的744万人增至1160万人,年均增长15.94%。病床使用率从73.03%增至84.10%。平均住院日则从10.63天到10.64天,基本持平。
【一线感受】“这几年我们医院的门诊情况越来越好,但急诊和住院就差些。”河南省焦作市某县级中医医院急诊科主任梁医生说,相对于院内中医特色科室特别是针灸、推拿人气颇高、医生颇忙的现状,急诊科倒是稍显“空闲”。“遇到急诊,我们出车很快,但有时车祸、突发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即使上了车,家属还是要求拉到人民医院去,别提多呕了!”
“但有时在人民医院治疗的慢性病患者会再转过来。反正病床不紧张,病人住久些院领导也不着急。”梁医生说。
【专家点评】中医医院的工作效率、病房医疗水平和利用效率都都显著提高,这是一种很好的变化。但是,84%的病床使用率,只是中等水平。影响中医医院病床使用率的是县中医院,这是今后要重点加强的地方。同时,平均住院日没有缩短,这与3年来床位增长太快、收治病种原因和急诊抢救无大的变化等因素有关。中医医院在扩大床位的同时,应关注病床使用率和平均住院日这两个关键指标,扩大床位应与提高病床使用率、降低平均住院日科学协调地发展。
  费用仍较低
  对中医院该有合理补偿
【数字变迁】最新数据显示,公立中医院平均每诊疗人次医疗费为137.53元,比医改前增加36.23元;出院者人均医疗费4878.33元,比3年前增加1158.44元。目前,公立综合医院每诊疗人次医疗费为173.82元,比中医院高26%;出院者人均医疗费为6525.62元,比中医院高34%;公立中医院人均年业务收入18.84万元,比2007年增加6.82万元,比综合医院少收7.4万元。
【一线感受】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呼吸科大夫晏军发现,近年来,来该院诊治的患者虽然只多不少,但开始抱怨“看中医也贵了”。于是,他留心进行了比对。以他治疗最多的慢性支气管炎为例,目前开饮片一个星期大约需要110元,这在3年前大约只需要六七十元;但是如果开西药,则要150元以上。“由于整体物价水平提高、中药材价格飙升,开汤药确实比以前贵了不少。但相对于同样攀升的西药价格和患者收入水平,汤药还是更划算。”
晏军说:“北京市所有三甲医院都是人满为患,但中医医院大夫的收入水平却都是中下游,最好的也不过是中游。”
【专家点评】关于中医院收费低的问题,我们认为应当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反映了中医院为国分忧,努力控制或降低医药费用,减轻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的负担,为缓解看病贵做出了贡献。同时,也显示了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点。另一方面,中医院收费低,为患者和医保节省了钱,但不能以持续牺牲中医院和医生的合理收入为代价,如何更好地调动中医院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又保证他们的合理收入,这是政府应当研究解决的导向和政策问题。
  特色渐回归
  扬“中”方能显价值
【数字变迁】3年前,中医院执业(助理)医师15.66万人,其中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7.13万人,占45.56%。最新的数据是,中医院执业(助理)医师18.48万人,其中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8.52万人,占46.11%。目前,中医医院的药品收入中,西药仍占65%,中药饮片处方仅占总处方的24%,中医治疗收入仅占医疗收入的18%。
【一线感受】医改前,甘肃省中医院骨科专家赵继荣研发的院内制剂杜仲腰痛丸,即使疗效显著、口碑好,一年也不过卖出1500多瓶。“很多患者为了买这个药,要从很远的外地跑来挂号,很不方便。”赵继荣见过最夸张的外地患者,拿着麻袋来,一次要求买200瓶。新医改启动后,甘肃省出台政策允许中药院内制剂全省调剂。2011年,杜仲腰痛丸在全省共销售约6000瓶。
说起医改后的变化,身为该院副院长的赵继荣用数字说话:该院的中医特色诊疗项目增加近一倍,达到60多种;门诊特色技术服务量占总门诊量的比例从10%左右增至21%。
【专家点评】最近几年,各级中医主管部门抓中医特色作风务实,力度很大,中医院的中医特色正在回归。但是由于积重难返,这方面的问题还不少。例如,中医师占医师的比例距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规定的60%的要求依然相差甚远,中药饮片处方占总处方的比例也低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要求的30%。在中医医院里,中医成了“少数派”,这是制约中医特色的关键原因之一。在医改下一个阶段,如何发挥好中医特色,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医院在医改中的角色和价值。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