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中国民俗 地名趣谈 人生感悟 短信精粹 中外旅游 开心笑话

乾隆真的有“香妃”吗?

2022 年 11 月 23 日

陈珞珈

据说此画为清宫画师意大利画家朗世宁所画 “容妃(即香妃)”的画像,我未做考证。
    清末以来,报刊和民间关于香妃的轶闻和传说流传甚广。有的说乾隆在平定新疆叛乱时得一异族民间绝代美人,有的说香妃为“回部王妃也,美姿色,生而体有异香,不假薰沐”,“回乱”平定后她被掳至京城。甚至过去在故宫“武英殿”后面的浴德堂及浴室处还有一段文字介绍,说此处是香妃沐浴之所,香妃后来是被皇太后赐她自缢而死……。有的专家说,《清史》中根本就没有出现过“香妃”这个词。
    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乾隆的香妃确有其人。但史实与民间传说大相径庭。她既不是掳来的民间美女,也不是回酋的王妃,她是因其家族之功而进宫的维吾尔佳丽,与乾隆恩爱甚笃,因体散馨香而被称为香妃,实际正式册封的封号是“容妃”。北京大学著名的清史专家说,社会和文艺作品中的香妃就是正史中的“容妃”。

这幅香妃画像出自孟森先生的《清代史》之中,在民国初年,清东陵尚未遭破坏,前清礼部尚书陆宝忠的儿媳去清东陵拜谒时,将张挂的乾隆后妃一一摄影,留下了这幅宝贵的“容妃神像”,并在台湾出版的《清代史》中影印出版,这应该是最为可靠的香妃画像了。
   香妃是新疆一个维吾尔族部落首领的女儿,生于1734年,生活在今天新疆南疆喀什市的莎车县,其民族古代称为和卓氏,其实就是维吾尔族,世代信奉伊斯兰教。她的父亲叫和扎麦,是清庭的“三等台吉”,“台吉”是清朝对少数民族部落首领的封爵官位,仅次于辅国公,分为四等。乾隆20年,蒙古准噶尔部落的木尔撒拉发动叛乱,乾隆派众多的清军去平息了这次叛乱,没想到竟解救出了被关押在那里的新疆和卓族首领的两个儿子,即大和卓木和小和卓木,放他们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没有料到他们回去后恩将仇报,不久自己又发动了叛乱,反清自立,还杀死了朝廷派驻当地的副都统。香妃的哥哥图尔都与大、小和卓木是堂兄弟,图尔都等人坚决反对反清,为躲避和卓木兄弟的迫害,只得从南疆远徙到北疆的伊犁避难。乾隆23年,清朝再发大军讨伐新疆的大、小和卓木,香妃的叔叔额色伊、哥哥图尔都、堂兄玛木特等都率部赶赴南疆莎车,配合清军一同作战,于次年将两个和卓木的叛乱全部剿平,清师大胜还朝。同年,香妃的叔叔、哥哥奉旨进京,叔叔被封为辅国公,哥哥被封为一等台吉。
   两年后的乾隆25年正月,香妃的叔叔和哥哥进京朝贺,乾隆在圆明园正大光明殿欢宴他们。同年2月,27岁的香妃被送入宫,被封为和贵人,过了3年册封为容嫔,那年他的哥哥也因为平叛的战功被晋升一级封为辅国公。由于香妃深得乾隆与皇太后的喜爱,5年后35岁的香妃又由容嫔晋封为容妃,太后与乾隆帝在宫中为她举行了隆重的册封典礼。

电视剧《乾隆与香妃》剧照
   “唐有贞观之治,清有康乾盛世”。乾隆大帝文治武功,雄才大略,皇权无限。他的后、妃与贵人共有41人,国色天香、佳丽娇娃应有尽有,而且她们都是13至19岁入宫的妙龄倩女,唯独香妃27岁才入宫,但乾隆对香妃仍是十分喜爱。一者香妃为西域一珠,美貌无比,蛾眉隐青黛,凹眼如春潭,朱唇含皓齿,卷发如覆云,高挑的鼻梁,婀娜的身姿,有着一种独特的异族女性之美;二者香妃玉肌如天山之雪,体香如漠原麝兰,沁人心脾,此又为后宫群芳之绝无。据史料所载,香妃人品颇好,敦厚贤淑,且小乾隆23岁,更得乾隆钟爱。
    为了照顾香妃的饮食习惯,乾隆专门从新疆挑选名厨努倪马特进宫单为香妃伺厨。每年哈密瓜进贡到紫禁城,乾隆总要挑选御用上等的花皮瓜送给香妃,使她吃到家乡特产,而其她嫔妃只能吃青皮的。乾隆有三个皇后,五个皇贵妃,五个贵妃,但南巡江南时他带上心爱的香妃随驾,让她大开眼界,饱览江南无限风光,一路之上都给她单做纯粹的清真饭菜。在故宫的御花园里,有一著名胜景“流杯亭”,上书“曲水流觞”,亭内地上为一大巨石,低于地面,石上雕一很大的龙形水槽,从头至尾终年流水不停。乾隆常召群臣赋诗,先倒上一杯美酒,放于水槽龙头部位,随着水流酒杯后移,待到龙尾部时,看谁诗成为快,诗未成的自告“蠢才”,并罚酒一杯,流杯亭因此而名。乾隆常与香妃在此处赋诗、饮酒和散步,杯到龙尾诗仍未成的自然是香妃了。

电视剧《还珠格格》中刘丹饰演的香妃,后刘丹不幸在车祸中去世。

香妃的玉体冰肌为什么能散发出沁人肺腑的芬芳香味来呢?

    据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人和动物的体表是能够散发出不同的气味的,有的雄性动物就是根据异性动物身上散发出的气味去找到雌性动物并交配的。在人体每一平方厘米的皮肤上,有数百万个细胞、近百个汗腺、20余个溢脂毛孔和若干根汗毛,它们在分泌和排出体液的同时也将体液中的气味带到了皮肤外面。另外,在人体的体表和内部还有很多腺体,如汗腺、乳腺和腋腺等,它们也能散发出不同的气味。至于散发出哪一种气味,则主要由该人的基因所决定。
    据我国古籍所载,饮食与人体蕴香有一定的关系。历代的皇后妃姬们为求体香,采用了各种奇妙的方法。西施常用荷花和露珠调制的沆瀣浆在早晨饮服。杨贵妃经常在华清池沐浴香汤,还酷爱吃荔枝和香榧子。《琐碎录》载,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每日用桃花香露调乌鸡血煎饮,因而“令面脱白如雪,身光洁蕴香”。武则天则饮用狄仁杰进献的“龙香汤”。慈禧太后每晚必饮“驻香露”,能够“面肤去黑素,媚好溢香气”。《红楼梦》中薛宝钗服食“冷香丸”,金陵十二钗们食用的玫瑰清露、木樨露,皆为了肤香袭人,难怪第五回中说宝玉:“刚至房中,便有一股细细的甜香,宝玉此时便觉眼饧骨软,连说‘好香’”。据说香妃特别喜食新疆大杏仁,笔者曾到喀什和和田及各县去考察医院,见识并品尝过这种杏仁,硕大奇香,与内地杏仁绝不一样,而且当地维族人的吃法是放几粒葡萄干再放几颗大香杏仁(或当地的核桃仁)到口里,同时咀嚼,你会体会到这是世上最好的“香甜可口、既香又甜”,现在在乌鲁木齐的“大巴扎”和一些大城市的超市里都能买到这种新疆大杏仁。在唐宋时代的后宫里就流行着吃杏仁、杏蕾,喝杏仁露以求体香的风气,难怪今天河北承德的露露牌杏仁露仍深受女士们的青睐。史传绝代美人汉朝的赵飞燕、唐朝的瑶英都是肌肤蒸香的美女。
    香妃如同文成公主一样,在睦结维汉,维护华夏统一团结方面做出了贡献,并受到宫中上下的爱戴。令人遗憾的是,乾隆在65岁时还与30岁的淳妃生下了最小的女儿十公主,但香妃55岁病逝时,没有留下一个子祠,乾隆将她盛葬在清东陵的裕妃园寝地宫内。令人万分痛恨的是,国民党军阀孙殿英在清东陵盗宝时,不仅炸开了慈禧的墓,也炸开了香妃的墓。1979年清东陵文物部门在清理香妃墓地宫时,见到香妃的红漆棺椁上用金漆书写着伊斯兰文字的《古兰经》,“用真主的名义……”等清晰可见,但棺内棺外的财宝被洗劫得一件不剩,更可气的是将遗骨破坏,在棺外扔着一具头骨和一条93厘米长的维吾尔女子长辨。中国民俗认为最缺德的事是“掘坟焚尸”,孙殿英这个犯了众怒的恶棍最终还是没有逃脱可耻的下场。
    在新疆南疆喀什市城东5公里处,有一座伊斯兰风格的大型墓葬,外用方形大院圈围,两角建有维式圆形高塔,墓室里面高大的圆顶墓用白底蓝花琉璃砖包砌,高40米,富丽堂皇,这就是闻名遐迩的“香妃墓”。传说香妃死后遗体进行处理,由124人轮流抬棺走了三年,安葬于此。其实这里只是一座衣冠冢,真墓在北京的清东陵。如今“香妃墓”成了南疆旅游热点,终日游人如织,它反映了人们对墓主人的追思和对各民族团结的心愿。我曾专门去拜谒过这里。

   香妃墓坐落在喀什市东郊5公里的浩罕村,是一座典型的富丽堂皇的伊斯兰古建筑群。 据说墓内葬有同一家族的五代72人(实际只见大小58个墓穴)。第一代是伊斯兰著名传教士玉素甫霍加,他死后,其长子阿帕克霍加继承了父亲的传教事业,成了明末清初喀什伊斯兰教“依禅派”著名大师,并一度夺得了叶尔羌王朝的政权,他死后亦葬于此,所以后人便把这座陵墓称为“阿帕克霍加墓”。 后来“香妃”的衣冠葬于此墓中,随着旅游的发展,慢慢的人们又将这座陵墓称做“香妃墓”了。
    近年香疗在我国蓬勃发展。中医自古就用芳香药物保健和治病。麝香、沉香、乳香、霍香、苏合香、艾草等等都是香药,《本草纲目》和《药典》中收载的中药香药就有三百多种。香疗,肇始于我国远古的祭祀,历代都用,就是按照中医理论,用芳香植物所特有的生理与心理方面的治疗功效,将芳香植物制成多种剂型,通过焚熏、涂敷、内服、热灸、按摩、佩戴等方法,以及现代用植物提取的各种精油,作用于局部或全身,以保健身体或预防、治疗、康复疾病的一种传统自然疗法。“馨香”与香疗能避秽消毒、疗疾保健、修身养性、美容养颜,具有广阔的社会需求和市场前景。

这是各种芳香中药、花草、薰香和植物精油等。芳草女人离不了馨香、开朗、滋润和愉快。 “坐我以灵室,炉中一篆香;清芬醒耳目,馀气入文章。” 焚一柱馨香,做幸福女人!
  (注:本文由本人1999年写成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工作期间,2019年11月29日重新核对了有关参考文献和史实。本文图片选自“百度图片”,在此致谢!)
   参考文献:
   1.刘向晖.阿帕克和桌墓与香妃.《亚洲中心时报》,2011.11.15
2.吴月刚 李辉.从乾隆礼遇“香妃”家庭史略管窥清代治疆民族政策《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6.8
3.马乾.从天山走来的香妃.《中国穆斯林》2017.2
4.张晖.东方主义的东方界限. 《中国俄语教学》2018.10
5.桂连平.历史上真实的香妃. 《档案天地》2007.2
6.刘向晖.容妃与香妃墓. 《新疆地方志》2009.4
7.纳国昌.香妃魂归何处. 《回族研究》2011.1
本文标签:
随机文章